糞便潛血與大腸鏡檢查可以說是大腸癌篩檢的兩大守門員,已被證實可以有效減少大腸癌的發生率以及死亡率。
糞便經過和大腸息肉或腫瘤摩擦時可能產生肉眼看不到的微量出血,透過國健署免費提供50歲至75歲民眾每2年一次糞便潛血檢查就能被檢測到。 糞便潛血陽性的人罹患大腸癌的風險比一般人高出20、30倍,請務必要進一步再做大腸鏡檢查。
今天幫一位糞便潛血檢查呈陽性患者做諮詢,糞便檢查結果數值為57 (正常值應小於30ng/ml),原本患者覺得數值只是比正常值高一些而已,應該不用進一步檢查,但透過方醫師衛教糞篩陽性者有一半以上有大腸息肉,約有5%的機率發現大腸癌,好在透過糞便篩檢陽性去做大腸鏡發現的大腸癌的病人,大半都是無症狀的零期癌或是第一期癌,早期發現早期治療效果相當好; 如果等到出現症狀,例如不正常的排便、體重減輕、血便、貧血等時,大腸癌往往都已經不好治療了。
最後,患者接受了方醫師的建議接受本院無痛大腸鏡檢查,在舒適的檢查當下立即將大腸息肉切除乾淨,無須住院,快速安全又舒適更,不擔心無預警的大腸癌發生!
58歲的年輕阿嬤平時最喜歡抱著小孫子
這天又帶著孫子來診所看感冒
經診所護理人員溫馨提醒
是否有接受過國健局的糞便潛血檢查
阿嬤說: 我平常都吃得下飯,大便也都正常
人也沒有怎麼樣幹嘛做檢查?
我們跟阿嬤解釋:
由於大腸癌多發生在50歲以後,
國民健康署提供50-74歲的民眾每2年1次免費的「定量免疫法」糞便潛血檢查,
民眾只需要將採便管帶回家,使用採便棒在糞便上來回沾幾次放入專屬的套管後,
再送來我們診所,就可進行糞便潛血檢查,採便前不須限制飲食或使用灌腸。
阿嬤接受了我們的建議做了糞檢後報告呈陽性,
我們建議她進一步接受大腸鏡檢查。
阿嬤說: 我平常都吃得下飯,大便也都正常
人也沒有怎麼樣幹嘛做檢查?
團隊的專業人員告訴她
大腸癌的發生人數每年高達1萬5千人,想要遠離大腸癌,除了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外,
最重要的就是配合政府政策早期篩檢,早期檢查; 早期發現,早期治療。
幸好,阿嬤最後接受我們專業醫師的建議做了大腸鏡檢查
檢查中意外發現了一顆1.5公分有柄的大腸瘜肉。
在本院專業內視鏡醫師的處理,先用止血夾將大息肉的柄將大顆息肉豐沛的血流供應切斷後,
再使用息肉線圈搭配電燒機安全迅速的將息肉去除,斬草除根!
本院使用醫學中心等級的內視鏡設備
搭配醫師多年來在醫學中心的臨床經驗
免去了多次掛號往返大醫院門診與檢查之間等待的時間與擔心。
發現大腸息肉,可以在診所一次性的解決問題!
發現大腸癌 ,診所也有搭配大醫院醫師轉診制度,立即替您找到最適合的醫師治療!
專業、安全、便利、快速、有效率!
C型肝炎是由HCV病毒引起、致使肝臟發炎的一種疾病,它可以是輕微無症狀的,有20~30%的人甚至會自己痊癒;其他70~80 %的患者則會使肝臟處於反覆慢性發炎的狀態,時間一久可能演變成肝纖維化、肝硬化或肝癌。 經過二十年的追蹤調查,顯示有兩成患者會產生肝硬化現象,之後每年約有5%的機會發展成肝癌。 因此,目前慢性C型肝炎已經是全世界公衛亟欲解決的問題。
不過,有高達3/4的人在被診斷有C型肝炎之前,其實都對自己罹病毫不知情,更有大多數患者在當下已出現肝硬化、肝門靜脈高壓、肝癌等併發症。 臨床上被感染C型肝炎的患者,約有二至三成是屬於急性感染,大部份症狀不明顯,像是可能會有輕微發燒、倦怠感、厭食、食慾不佳、噁心、嘔吐、腸胃不適等表現,所以經常被忽略。
為什麼會得C肝? 預防感染留意4大傳染途徑
由於C肝迄今尚無疫苗可預防,大家除了可善用政府提供45~79歲對象終身一次的免費篩檢服務,以達到及早發現及早治療的目的之外,日常也應注意避開可能遭受感染的行為、做好預防措施。
C型肝炎病毒主要的傳染途徑,是經由血液透過皮膚或黏膜進入體內造成感染,並不會因咳嗽、打噴嚏、接近患者,或是分享食物、飲料或者餵食母乳等方式傳播,因此與病人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員無須擔心被傳染C肝。 也就是說,「血液的接觸」才是提升C型肝炎感染風險的主要因素,真正應當小心的是以下行為:
1. 與他人共用受到污染的針具、注射器,或接受被污染的血液、血液製劑,盡可能避免不必要的輸血、針灸或穿耳洞、刺青等行為。
2. 重複使用滅菌不完全的醫療器械,例如手術刀。
3. 與C型肝炎感染者共用沾血的個人器具,例如刮鬍刀、牙刷、指甲剪、刮痧板等。
4. 母子垂直感染機率約6%,若產婦有C型肝炎且合併感染愛滋病毒,亦會使其新生兒增加感染C型肝炎的風險。
慢性C肝會好嗎? 新型DAA藥物療效好,副作用也小
所幸即便是變成慢性C型肝炎,現在都已發展出非常有效的治療方法,能清除病人體內的病毒、降低肝癌與肝硬化的風險,避免步向肝病三部曲。
傳統治療慢性C型肝炎,以每週1次施打長效型干擾素合併每日口服雷巴威靈為主,且須治療半年至一年,治癒率約80%。 如追蹤6個月後,血清中HCV RNA仍然測不到病毒,表示持續病毒反應(sustained virological response, SVR)很好,即可視做治癒。 然而因干擾素和雷巴威靈的副作用較多,會出現貧血、掉髮、憂鬱、免疫力下降等,過去常使許多患者聞之卻步而未接受治療,或是發生服藥順從性不佳的現象。
近年來,由於對病毒感染機轉的日漸了解,加上藥物研發技術越來越精進,「直接作用抗病毒藥物(Direct Acting Antiviral, DAA)」的問世,不僅將多數C型肝炎患者治療成功率提升至95~99% ,其副作用與使用干擾素和雷巴威靈相比更是大大減少;加上一天只需口服一次,療程也縮短至2~6個月(實際情況須交由專業醫師判斷),可說成效卓著,為C型肝炎患者帶來一線曙光!
除此之外,早期往往認為若肝臟細胞嚴重受損,致使肝臟已出現肝硬化、肝纖維化,都是不可逆的。 但已有不少研究均指出,上述現象其實有機會改善! 臨床發現以口服抗病毒藥物治療C型肝炎兩三個月後,患者原本的C肝病情好轉之餘,連帶肝細胞也有回春逆轉的情形,進一步減輕了肝纖維化或肝硬化的嚴重程度。
明義診所方冠傑醫師的健康叮嚀
有鑑於許多慢性肝炎患者並沒有明顯症狀,也完全不曉得自己罹患肝炎,往往需要抽血檢驗才會發現,所以要是不確定自己有無C型肝炎,最好應接受檢查。 一旦罹患C型肝炎也不用太過擔心,目前的治癒機率非常高,且台灣已將C肝治療納入全民健保;2019年針對C型肝炎全口服新藥,更將使用條件放寬,只要病人經診斷確認為C型肝炎病毒慢性感染者,均可用藥治療。 所以,若懷疑自己或家人有C肝,千萬別掉以輕心,盡快到醫療院所接受診斷與治療。
【專業肝炎諮詢不必再到醫院擠! 有專業設備的診所就能做】
檢查或追蹤慢性肝炎,一定得舟車勞頓、花很多時間到醫院排隊嗎? 有時候離家近的診所就能提供大醫院等級的服務喔! C肝病友除了可以在明義診所接受全口服C肝抗病毒藥物治療、定期抽血追蹤之外,也可藉由專業設備享有下列醫療幫助:
1. 具有數位化影像傳導系統的「日本全新Hitachi arietta 65超音波」,能提高影像解析度,有助提升肝癌等病灶的發現率,早期發現早期治療。
2. 彩色都卜勒超音波高感度血流探測,使病灶更能清楚呈現、無所遁形。
3. 超音波搭載有肝纖維化掃描,可測量脂肪肝及肝臟硬化程度,對於正在進行體重控制及慢性肝炎治療與追蹤的患者能提供更具體的數據。
胃食道逆流比你想的還多
胃食道逆流是相當普遍的消化道疾病,據統計有僅三成的民眾自覺患有胃食道逆流,而大部分的人一開始沒有症狀,等到不舒服的狀況發生時往往情狀已經很嚴重了。現今社會繁忙又緊張的生活及工作型態,大多民眾普遍運動量不足,工作時數又長以及長期處於工作壓力大的生活環境,加上飲食西化以致攝取過多高熱量的食物 ,另外使用有些藥物也會影響食道括約肌功能,增加胃酸逆流的風險。胃食道逆流儼然已成為胃腸科門診最常見的疾病之一。
到底甚麼是胃食道逆流
那到底甚麼是胃食道逆流呢? 當我們在進食的時候,食物從口腔經過食道進入胃之後,食物會在胃中約停留消化二至四小時充分與胃酸作用後,正常的路徑應該是會往下移動至小腸繼續消化,但是這時候如果食道與胃連接處的賁門括約肌鬆弛,上面的這扇門關不緊,或是往下的路也出問題,例如胃或是十二指腸造成的消化不良等機能障礙,進而導致胃部的胃酸和氣體回流到食道引起的不適的症狀就稱為胃食道逆流。
五花八門的症狀
胃食道逆流可以造成胃部以外的器官不適感,包括鼻腔,氣管,聲帶,咽喉甚至是呼吸道,其症狀五花八門,輕微可以是一點症狀都沒有,嚴重也可以造成吸入性肺炎等狀況。因此在不明原因的慢性咳嗽、喉頭異物感、胸痛及氣喘等症狀,需將逆流性疾病列入鑑別診斷當中。胃食道逆流可以分成典型症狀和非典型症狀。
典型的胃食道逆流
典型臨床症狀有(1) 胃酸逆流: 感覺喉嚨有酸酸的液體跑上來,甚至有些患者半夜被這種感覺中斷睡眠,甚至會影響隔天的工作。 (2)心口灼熱感(俗稱火燒心): 這個症狀跟心臟
沒有關係,而是從胃或下胸部朝頸部這段距離,會有灼熱的感覺。少數病人日後可能併發食道狹窄或細胞變性,進而形成「巴瑞特氏食道」,為較少見食道腺癌之前期病灶。
非典型症狀胃食道逆流
而胃食道逆流非典型症狀常常不易讓人聯想到是胃腸疾病。其症狀有吞嚥困難,喉嚨有異物感、氣喘、慢性喉嚨發炎、慢性咳嗽、聲音沙啞甚至是胸痛或胸悶(一定要先排除心臟方面的疾病)。胃食道逆流引發的慢性喉炎,如果一開始沒有診斷出來給病人服用止痛消炎藥物可能進一步加劇胃食道逆流,使症狀更為明顯;胃食道逆流所誘發的慢性咳嗽或氣喘,如果沒有好好的治療其根源胃酸逆流,只是因為氣喘服用氣管擴張劑氣減緩症狀,反而因氣喘藥物降低了食道擴約肌的張力,使胃食道逆流更易發生形成惡性循環,所以,有類似症狀一定要去門診請醫師好好的檢查,給予最適切的治療。
該做哪些檢查呢
對非典型性胃食道逆流的症狀,接受內視鏡檢查可初步判定是否有胃酸逆流所造成的食道炎。
對內視鏡檢查正常仍然高度懷疑還是有胃酸逆流者,可以接受「24小時食道酸鹼值阻抗測定檢查」幫忙作為「胃食道逆流疾病」或其他相關症狀的診斷工具。另外,有些被認為是「胃食道逆流疾病」的患者,在服用標準的制酸藥物後,症狀仍然持續,我們也可以利用這項檢查,來幫忙確定症狀產生的原因。
「24小時食道酸鹼值阻抗測定檢查」是以酸值測定導管,經鼻孔置入食道後,連接至體外肩帶式微電腦記錄器;在不影響飲食、工作與睡眠下,24小時記錄病人胃食道胃酸逆流的變化,進一步判斷患者的症狀是否與胃酸逆流發生的時間相符合。
進一步,還可以做食道壓力學檢查,
這項檢查主要用來評估食道的蠕動功能及下食道括約肌的壓力。
當患者的下食道括約肌壓力比較低時,表示患者的賁門括約肌鬆了,進入胃的大門關不緊了
即表示病人容易胃酸逆流對藥物治療的失敗率或復發率較高,
因此,可以建議病人接受內視鏡或外科手術治療。
當然,也可以接受上消化道鋇劑攝影檢查,
但這方法對胃食道逆流的特異性及敏感度低,
可以用來輔助觀察腸胃道蠕動情形及診斷裂孔疝氣、食道狹窄或
食道其他結構上的病變等。
改善生活習慣 可減緩症狀
胃食道逆流症狀較輕微的患者可以嘗試經由改變生活及飲食習慣有來改善症狀,例如規律的生活作息,注意飲食習慣,適量的運動及減重、避免攝取酒精、咖啡因、尼古丁等物質,如果夜間常有胃酸逆流的症狀影響睡眠時,可以用枕頭墊高頭部的位置來改善睡眠品質。
多注意飲食 遠離胃食道逆流
飲食方面像是高脂肪食物、巧克力、薄荷、咖啡、酒精及洋蔥等食物會降低下食道括約肌壓力,容易造成胃酸逆流; 另外,儘量少吃會刺激胃食道黏膜的食物,如辛辣或是太酸的食物, 也應避免空腹時吃鳳梨、柳橙汁、蕃茄等富含果酸的水果。三餐飲食吃六分飽即可,且睡前2-3小時避免進食,最好改掉吃宵夜的習慣。
用藥不慎 也可造成胃食道逆流
另外,儘量避免服用可能引發胃食道逆流的藥物,例如calcium channel
blockers、β-blockers等血壓藥, 或是theophylline等支氣管擴張劑, 因此,在看診的時後要記得提醒醫師您有胃食道逆流症狀,在用藥上更加留意。
內科藥物治療
治療胃食道逆流藥物的選擇上,基本上可粗分為三大類: (1)胃酸抑制劑: 組織胺阻斷劑H2-receptor antagonists, 氫離子幫浦抑制劑Proton pump inhibitors(常見的有耐適恩,泰克胃通等); (2)制酸劑: 一般俗稱的"胃藥", 用來中和胃酸提升胃部酸鹼值,並有助於增加下食道括約肌壓力,對於立即的症狀改善有效, 如含鋁或鎂之化合物、鎂鋁鹽混合劑、或者鈣鹽、碳酸氫納…等。 (3) 胃腸蠕動劑: 對於胃排空速度較慢的胃食道逆流病人也有幫助,可加速消化、促進胃排空,避免胃酸及胃容物停留在胃中過久,通常在胃食道逆流中做為一種輔助治療。
手術治療
如果症狀非常嚴重或是藥物已經無法緩解的病患可以考慮接受外科手術胃底摺疊術(Nissen fundoplication), 手術方式是將胃頂端(賁門)附近的胃組織,包覆在下食道外圍,再用縫線固定,增加食道下端壓力,讓胃酸逆流遭的阻力變大,藉此緩解病患症狀。這個方式畢竟是外科手術,原理看似簡單,其實是大工程。不過隨著內視鏡技術的發展和進步也有內視鏡食道燒灼術( Stretta procedure)或是抗逆流黏膜切除術( anti-reflux mucosectomy )可以當作是治療的選擇。
遠離胃食道逆流有一套
胃食道逆流是相當普遍的消化道疾病,建議民眾如果有這樣的情況要到胃腸科門診就醫和您的醫師討論,除了藥物的治療外,搭配生活與飲食習慣的改變,才有可能根治。
前陣子聽聞有醫師因為肝膿瘍而過世, 對於寶貴生命的驟逝,我們心中感到無比的哀痛和不捨。
現代醫療發達,抗生素等藥物治療已經十分進步,如果抓緊時機用適當方式治療
存活率極高;反過來說肝膿瘍如果不好好治療,死亡率接近百分之百呢!
那到底甚麼是肝膿瘍呢?真的有那麼可怕嗎?
其實,大多數的民眾第一次聽到肝膿瘍這個名詞,都是一頭霧水,不知道膿瘍是甚麼意思,簡單來說,肝膿瘍就是肝臟受到細菌、黴菌或阿米巴原蟲等感染在肝臟所形成化膿的情況。
台灣的肝膿瘍盛行率偏高,尤其是和糖尿病相關的克雷伯氏菌(K. pneumoniae)造成的肝膿瘍,值得國人重視。
肝膿瘍入侵體內的主要途徑有四種:
(一) 由膽道系統而來:因膽道阻塞,不管是因為膽結石或是腫瘤造成膽道逆行性造成肝臟感染。
(二) 由血液而來: 流向肝臟的血流有肝門靜脈或是肝動脈, 其中肝臟血液有3/4來自於肝門靜
脈,把來自消化道含有營養的血液送往肝臟,所以當腸胃道來的血液受到細菌感染,細菌到
肝臟孳生最常見的是糖尿病沒控制好血糖的患者容易有克雷伯氏菌的肝膿瘍感染。
(三) 直接的外傷,例如車禍,刀傷等所造成: 一些表皮細菌: 例如金黃色葡萄球菌等感染。
(四) 由肝臟鄰近器官因感染擴大造成肝臟受到感染造成的
肝臟是人體重要的免疫防禦器官,有豐富網狀系統細胞,是人體最大的網狀內皮細胞吞噬系統。肝靜脈竇內皮層含有大量的庫氏細胞(Kupffer cells ),有很強的吞噬能力,門靜脈血中99%的細菌都是經過肝靜脈竇時被吞噬。此外,肝臟也能產生免疫球蛋白等抵抗外來病原體 , 因此,一般來講肝臟要受到感染是不容易的。
除非本身的免疫系統功能變差,例如年紀大、糖尿病、肝硬化、有其他自體免疫疾病服用類固醇、接受器官移植服用免疫抑制劑等; 或是罹患癌症、感染症等, 或者膽道有結石、或腫瘤堵塞,造成膽管炎時,或有長期便秘腹瀉等腸胃道疾病都是容易感染肝膿瘍的高危險族群。
肝膿瘍主要臨床症狀並沒有特異性,有的人會有發高燒發冷畏寒等情形,燒燒退退的狀況可持續好幾天。由於症狀並不是很特別,在疾病剛發生時很不容易立即診斷出來,因此很容易被忽略。另外,有些人可能會有右上腹不適腫脹感等,右胸呼吸不順,虛弱,消化不良,甚至體重減輕,茶色尿或是合併有腹瀉等症狀。
患者臨床上的表現跟肝膿瘍的原因,大小,位置都有關係。
肝膿瘍的治療,最主要是要趕緊就醫讓醫師診斷出來,接下來要根據病史以及臨床症狀判斷感染的種類,給予可以涵蓋致病菌的經驗性廣效抗生素。
肝膿瘍初期,化膿的區域有時候還沒有液化,因此,無法藉由引流術將膿汁排出體外,這時,會考慮先用細針抽吸,將膿汁抽出做培養,再依培養的菌種結果更換適當的抗生素,後續持續觀察治療效果。
倘若肝膿瘍太大(大於5公分)光用抗生素可能壓不下來,在適當的時機可以考慮以超音波等影像輔助來做肝膿瘍的引流, 要是治療效果不佳或是有肝膿瘍破裂風險時,有時候還得尋求外科醫師的幫忙,整個療程通常需要4-6週。
肝膿瘍並不可怕,重要的是早期發現早期治療,並且盡可能地將肝膿瘍發生的可能原因找出來,並且預防可能發生的併發症!
慢性C型肝炎是全球公衛的問題,全世界大約有3%的人感染過C型肝炎(13億-17億), 大約有3/4的人在被診斷有C型肝炎的時候不知道自己罹病,多數的人是因為被發現有慢性肝炎的併發症,例如肝硬化,肝門靜脈高壓甚至是產生肝癌。
肝病也是我國盛行的疾病,國內約有40萬到60萬C型肝炎患者, C型肝炎病毒感染在全世界是引起慢性肝炎之主要原因之一。
C型肝炎病毒主要傳染途徑是經由血液透過皮膚或粘膜進入體內造成感染。
所以與他人共用受到污染的針具、注射器或接受污染之血液、血液製劑、使用滅菌不完全之器械(例如手術刀)均有可能感染,而與C型肝炎感染者發生性行為、共用沾血之個人器具(如刮鬍刀、牙刷等)或經由生產母子垂直感染方式亦也可能發生。母子垂直感染機率約6%,如果產婦為C型肝炎且合併感染愛滋病毒,會增加其新生兒感染C型肝炎的風險。
急性C型肝炎感染,大部份可能症狀很輕微或無症狀,20~30%的人會自己痊癒,但約有70~80 %的患者會發展成慢性C型肝炎。經20年追蹤,有二成患者會產生肝硬化,之後每年約有5%的機會發展成肝癌。
然而,C型肝炎是RNA病毒不像B型肝炎是DNA病毒,其治癒機會很大,加上健保署2017年元月起給付口服C肝新藥,並於2019年擴大使用條件,治療的人數因此逐年增加,到今年為止已投入145億預算治療了4萬多名C肝患者,希望台灣能夠在2025年達到消滅C型肝炎的目標。
一般情況下,感染C型肝炎病毒之患者,大約四週左右的時間身體會對C型肝炎病毒的蛋白質產生抗體,但是C型肝炎抗體(Anti-HCV是很弱的抗體對C肝並沒有保護作用,所以當檢驗出C型肝炎抗體呈陽性反應,表示曾經暴露過C型肝炎病毒而受到感染,至於是否自行痊癒或是轉成慢性肝炎,可透過C型肝炎病毒核糖核酸(HCV RNA病毒量)的檢測來確認血液中是否含有C型肝炎病毒的存在(即病毒血症), 如果HCV RNA檢驗結果呈現陽性,表示身體正受到感染,應該立即接受治療。
若檢驗結果呈現陰性,但C型肝炎抗體(Anti-HCV)呈現陽性,則表示曾經感染過C型肝炎,病毒藉由治療或自身免疫系統作用而痊癒。
C型肝炎的治療效果和感染到的C型肝炎基因型,病毒量及患者肝臟本身狀況有關。臺灣C型肝炎基因型以1b、2型最多。不同基因型,對藥物反應也有差別。 C 型肝炎病毒量較高者,治療效果較差。治療前肝臟纖維化較嚴重,甚至有肝硬化病人治療效果亦較差。其他如年紀較高、有糖尿病患者及體重較重者或是曾經治療過C型肝炎但失敗過的患者,都可能會影響治療效果。
以往慢性C型肝炎的傳統治療,以每週1次施打長效型干擾素合併每日口服雷巴威靈,治療半年至1年,治癒率約七成。如追蹤6個月後,仍測不到病毒就視為治癒。但因干擾素及雷巴威靈副作用大,讓許多患者聞之卻步而沒有接受治療。
。近年來,由於對病毒感染機轉的了解以及藥物研發技術的精進,直接抗病毒藥物(Direct Acting Antivirals, DAAs)的開發已將多數C型肝炎患者治療成功率提升至九成以上,大幅改變了全球的慢性C型肝炎治療。DAA 治療療程為 2-6 個月(由醫師判斷),治癒率甚至可高達 95%以上,成效卓著且副作用比干擾素時代大大的減少,加上台灣已將C肝治療納入全民健保,真是國人之福,所以如果您有C肝或是家人有C肝,請儘快至醫療院所接受診斷及治療吧!
62歲的黃先生有糖尿病及糖尿病腎病變長期洗腎已有15年了,近一年來常常莫名其妙反覆的出血,被家人多次送到醫院經胃鏡及大腸鏡檢 查,以及其他相關影像檢查後仍找不出病因。黃先生和家人與醫師討論後,同意接受「經口雙氣囊小腸內視鏡」檢查,發 現在小腸內有數個疑似血管異常增生之 病灶,經適當的內視鏡注射止血術以及氬氣雷射止血治療及藥物控制 後,腸胃道出血情況改善並順利出院。
這樣的例子,其實在我們的生活周遭常常發生。
我們其實對自己的身體都不太了解
到頭來最難懂的還是自己!」
這句話也適用在我們大多數的人對自己的身體結構的不了解,
20世紀以前,人類對於攸關性命存亡的小腸一點都不了解
因為小腸正是負責消化分解食物及吸收食物營養的重要關鍵呢!
小腸可以長達6公尺
人類的腸胃道很長,食物從口腔開始進入消化道的起點之後,一路經過喉嚨、食道、胃、十二指腸、小腸、大腸到肛門,全長大約共7-9公尺長,是我們身高的4-5倍,而其中長度最長的就是小腸,大約有4-6公尺。而小腸在人體的位置卻有些難以接近,因位於整個消化道的中央,較不容易檢查及探求,所以都被醫生稱為是消化道的黑暗大陸
難以突破的障礙
西元2000年以前,人類對於小腸的探索可以說是毫無頭緒, 過去有關小腸的病灶檢查僅能借助放射線科的小腸攝影或電腦斷層點影像診斷,但這些都只能偵測較大的病灶。其後雖有傳統推進式小腸鏡的檢查,但最遠也只能到達小腸近端側,終究無法一窺小腸的全貌。
劃時代的突破
一直到了西元1999年以色列胃腸科醫師愛坦‧斯葛柏(Eitan Scapa)教授以及他的夥伴工程師葛瑞爾‧愛登博士(Gavriel Iddan)發明了膠囊內視鏡,並於2001年8月通過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的認證並核准上市,膠囊內視鏡的外觀是直徑 約1 公分,長度約 2 公分的膠囊,內建攝影機、影像處理晶片、影像感應傳送器、LED 燈照明、氧化銀電池、無線發射器。
就像吞小藥丸一樣
患者把它當做藥丸般吞下肚之後,膠囊在腸道內移動時會以每秒拍兩張以上照片的速度,八小時內嚴密地不間斷監控,對你的腸道拍下五萬多張甚至更多的照片,將影像傳到背負在受檢查者體外的記錄器中供臨床醫師判讀。
膠囊內視鏡的限制
雖然,膠囊內視鏡在小腸病灶的診斷上是一個重大的突破但還是有一些侷限,例如: 膠囊內視鏡是以被動移動(passive locomotion)的方式進行檢查,吞下去的膠囊就像吃下的食物一樣,隨著腸壁蠕動,從食道、胃、小腸、大腸,一路往下然後被排出體外,因此,膠囊內視鏡漂到哪就拍到哪裡,無法主導操縱拍攝的位置和角度; 再者, 目前膠囊內視鏡的主力仍是以診斷為主,若發現小腸的病灶還是需其他侵入性的介入治療。
氣囊性小腸內視鏡
小腸其他的介入性治療一般是指藉由雙氣囊小腸鏡(double balloon enteroscopy)深入小腸,對全小腸做全面之觀察及介入性治療。雙氣囊小腸鏡是由日本山本博德醫師(Hironori Yamamoto)於2001 年發明的, 終於讓我們能夠對以為胃鏡和大腸鏡看不到的"黑暗大陸"區域小腸看到光明, 雙氣囊小腸鏡是由長度 200 公分的內視鏡(enteroscope)和 145 公分的外套管(overtube)所構成。兩者的遠端各有一個可控制的氣囊(balloon),同時另有一個幫浦來控制氣囊的充氣或放氣。
利用小腸鏡及外套管的兩個氣囊反覆充氣、放氣及前進、後退一段一段的向前推進對小腸進行觀察及治療。一般來說,由於小腸很長約有4-6公尺,要完成全段小腸的檢查,經常需要合併兩次"經口及經肛門"的小腸鏡檢查才有機會在小腸中間會合作完整段小腸的檢查。
接受小腸鏡的術前準備
經口的小腸鏡檢查事前準備和胃鏡一樣,只需要再檢查前禁食8-12小時; 經肛門的小腸鏡檢查,準備方式必須比照大腸鏡的術前準備, 必須在術前給予清腸劑及飲食上的準備.
目前健保暫不給付
一般來說,小腸鏡的檢查單次通常都要數個小時,且自費的話所費不貲,因此臨床醫師都會於檢查前先判斷病灶(例如: 出血)是比較靠近口端還是肛門端,這樣可以僅進行單邊的檢查,省時省錢省力. 由於小腸內視鏡相較於一般內視鏡檢查需花費更長的時間,檢查技術困難度也較高,目前健保並不給付氣囊外套管等耗材.。
小腸鏡的適應症
小腸鏡已有數年的使用經驗,目前臨床上的適應症相當廣泛,包括:
(1) 不明原因的腸胃道出血:經過數次的胃鏡及大腸鏡檢查之後,仍然找不道出血點, 高度懷疑是小腸出血,對於血管性或發炎性病灶所造成的出血,可以嘗試利用小腸鏡做止血
(2) 切片檢查或息肉切除術:對於病灶(例如:腫瘤)做進一步的切片檢查,也可以同時對腫瘤區域做染色標記(tattoo)以利外科醫師進行外科手術的進行; 對於一些息肉的病灶也可以用內視鏡的方式直接切除
(3) 診斷並治療狹窄性病灶: 如克隆氏症或是反覆小腸潰瘍所造成的小腸管腔狹窄
(4) 不明原因的體重減輕,腹痛或是腹瀉
(5) 困難的大腸鏡或是逆行性膽胰管鏡檢查: 有些開過刀的患者,因為沾黏或是解剖構造的改變讓檢查不易進行,利用小腸鏡可以用ballon固定的特性提高檢查的成功率
可能的併發症氣
囊式小腸鏡就如胃鏡或大腸鏡一樣,是一項安全之檢查,但偶爾還是會發生一些併發症,例如出血、感染、胰臟炎、腸穿孔等,但都是少數個案。因此,檢查結束後要注意是否有出血或嚴重的腹痛情形。
由於膠囊內視鏡及和氣囊式小腸鏡的發展,小腸再也不是碰觸不到的「黑暗大陸」。這兩種檢查應視為互補的工具,對於不確定位置或非急性出血的小腸病灶,膠囊內視鏡為較舒適的診斷工具,但對於已知大略位置、正在出血的小腸病灶或需要進一步診斷或是治療的小腸病灶,氣囊式小腸鏡仍然是最佳的診斷兼治療工具。
西元2020年8月28日日本歷史上總任期最長、連續任期最長的日本首相的安倍晉三突然對外宣布因健康因素以為了避免自己因病情導致對國政的判斷失誤辭去首相職務。
潰瘍性結腸炎疾病分布部位
潰瘍性結腸炎和克隆氏症都是屬於發炎性腸道疾病的一種,其致病機轉目前仍不明確,據推測可能與基因遺傳,免疫系統失調,腸道菌叢失衡,導致腸道黏膜慢性、反覆性的發炎;另外,飲食逐漸西化,高脂、高糖食物攝取較多、生活壓力等環境因素亦可能產生影響。
潰瘍性結腸炎以前認為是西方國家的疾病在亞洲很少見,在歐美的盛行率可高達每十萬人口有500人; 在亞洲國家中,印度和日本之盛行率約每十萬人口有45人和20人,而在台灣的盛行率約每十萬人口有12人,每年新確診的個案約350人,且盛行率及發生率在台灣有逐年上升的趨勢。大致來說,潰瘍性大腸炎因為還是被認為是一種自體免疫反應過度的疾病,因此好發於年輕人身上,主要以二十歲到四十歲的成人為主,但其他年齡層的患者也都可見。在台灣,有家族史的病患,約佔2-3%,也不算少見。
潰瘍性結腸炎病灶的特徵是範圍侷限在大腸的連續性發炎,其中病灶很容易侵犯直腸,偶而也侵犯範圍也會影響到迴腸末端。
潰瘍性結腸炎的發炎浸潤多在黏膜層,常常容易讓腸蠕動異常造成腹痛、水瀉甚至有營養不良或是體重減輕及發燒等症狀,如果發炎厲害侵犯到黏膜下層甚至會造成血便等情形;倘若長期持續發炎的結果還可能會造成腸壁纖維化、腸道的節段消失,甚至腸道縮短,而發炎後再生的黏膜則造成腸道內壁凹凸不平,形成「偽息肉」。再者,長期持續的發炎而沒有好好控制,腸黏膜也可能導致組織癌性病變。
此外,少部份患者合併有腸道外的症狀,如:關節炎、虹膜炎、自 體免疫肝炎或胰臟炎、皮膚變化,甚至發生硬化性膽管炎。
另外,潰瘍性大腸炎急性發作時,容易併發血便甚至休克,再嚴重的患者甚至會產生巨結腸症,甚至造成腸穿孔和破裂的風險;慢性發炎則易合併貧血,長期發炎則有產生癌症的可能。
潰瘍性結腸炎在剛發病時,從症狀來看,很容易和一般的急性腸道感染、功能性腸胃障礙或大腸癌混淆,所以需要進一步檢查來做鑑別診斷。
醫師會根據患者的臨床症狀、抽血檢查、內視鏡及切片檢查還有影像學檢查來診斷。
一旦確診,醫師就會根據潰瘍性結腸炎的嚴重度、侵犯的範圍、造成的臨床併發症及疾病的活動度(例如:腹瀉頻率、便血量、腹部絞痛情況及發燒或是內視鏡的嚴重度)來給予治療; 治療的主要目標為: 疾病的緩解、預防可能的併發症以及改善患者的生活品質。
治療可分為以下幾個部分:
(1) 腸道休息: 急性期需要禁食給予靜脈點滴輸液及補充電解質
(2) 飲食治療: 在疾病緩解期,以均衡飲食為基礎,在依個人營養狀況、疾病情形與食物引起腸胃道不適情形做調整,可採漸進式飲食,應避免攝取易引起過敏或刺激性的食物。平時可多補充蔬果以及omega-3亦可以補充一些益生菌;但是在疾病急性期時,應增加蛋白質的攝取量並先改以低渣飲食來改善臨床狀況。有些患者因腸道長期發炎已造成貧血等情形,建議可多補充鐵質、葉酸(如動物內臟、貝類和綠色蔬菜);攝取富含蛋白質的食物則有助腸黏膜修復。
(3) 藥物治療: 包括抗發炎藥物5-ASA、類物醇類藥物、免疫調節藥物、生物製劑。
(4) 手術治療: 當患者狀況嚴重對內科藥物治療無效或是發生嚴重併發症甚至影響到生活品質或是發生癌症時就需要手術介入治療。
(5) 腸道微菌叢移植: 潰瘍性結腸炎也被認為是腸道微菌叢失衡的疾病,因此愈來愈多的學者認為將健康者的腸道菌叢進行處理後,提取裡面的健康菌群,再將菌群移植到患有腸道疾病的患者體內,讓健康的菌群來改變腸道環境。雖然在台灣還沒有普遍應用在臨床上,但這將來或許是另一個治療潰瘍性結腸炎的妙方。
潰瘍性結腸炎疾病患者罹患腸道癌症的風險也遠高於一般人,一旦罹病超過十五年,罹患大腸癌的風險會超過一般人的2倍,所以通常會建議發炎性腸道疾病罹病超過十年,每年定期做大腸鏡追蹤腸道黏膜情況。
潰瘍性結腸炎是慢性疾病且屬於全民健康保險重大傷病項目,為需終身治療之全身性自體免疫症候群,需好好控制才能維持病情穩定,進而改善生活品質並減少併發症的發生。
根據統計,台灣約有4%為慢性C型肝炎病人(以下簡稱C肝),若沒有接受適當的治療,走上肝病三部曲「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癌」的機率非常高,若能及時治療、清除體內病毒,就能降低肝癌與肝硬化的風險。
早期慢性C型肝炎的傳統治療,以每週1次施打長效型干擾素合併每日口服雷巴威靈,治療半年至1年,治癒率約七成。如追蹤6個月後,此時血清中HCV RNA仍然測不到病毒,表示Sustained virological response (SVR)持續病毒反應很好,視為治癒。但因干擾素及雷巴威靈副作用大,讓許多患者聞之卻步而沒有接受治療。
近年來,由於對病毒感染機轉的了解以及藥物研發技術的精進,直接抗病毒藥物(Direct Acting Antivirals, DAAs)的開發已將多數C型肝炎患者治療成功率提升至九成以上,大幅改變了全球的慢性C型肝炎治療。
在C型肝炎全口服抗病毒藥物的時代,99%以上的患者都可以治癒並且達到很好的持續病毒反應,但由於我們的肝細胞因為已經遭受到C肝病毒的摧殘過,仍可能在C肝治癒後產生肝臟腫瘤。因此,現今我們所關注的議題已經不再是C肝治療不好下一步該怎麼辦? 而是C肝治療完之後,要如何追蹤來早期發現肝癌的發生。
有研究指出,慢性C型肝炎患者如果再接受C肝藥物治療之前已經有發生肝癌(治療過),有29.6%在C肝治療完後仍是有機會產生新的肝癌 ; 也就是大約有三分之一的人,肝臟可能因為纖維化或是肝硬化較厲害,或是肝細胞已經產生分化不良的情況,就算是治療好C型肝炎還是有機會產生肝癌。
對於先前沒有得過肝癌的患者在18.2個月的追蹤下,也有1.3%的機會在C肝治療完之後發生肝癌。
依據2019亞太肝臟研究協會(APASL)指引,建議慢性C型肝炎患接受過口服C肝抗病毒藥後,仍應配合醫師做規律的追蹤檢查:
1. 有過肝癌病史的患者,建議每四個月至醫療院所接受超音波及抽血檢查。
2. 沒有肝癌病史的患者,如果肝纖維化或是肝硬化程度較嚴重,在治療完C肝後,建議每半年接受超音波及抽血追蹤。
3. 沒有肝癌病史的患者,肝臟狀況也很良好,在治療完C肝後建議連續兩年,每半年追蹤一次肝臟狀況,追蹤期間如果一切正常,可拉長時間至每年追蹤一次。
身為一位肝膽胃腸科醫師,每天的臨床工作除了照顧住院的患者,看門診之外,當然還要做檢查,其中腹部超音波就是我最常做的檢查之一。
也因為我常會邊做檢查邊跟患者解釋,常常都會有些互動。
我:「你有脂肪肝耶!」
患者A:「我那麼瘦怎麼會有脂肪肝!? 」
我: 「你脂肪肝有點嚴重該注意囉!」
患者B: 「醫師這個問題困擾我很久了,每次檢查都說我有脂肪肝,我到底該怎麼做呢?」
到底甚麼是脂肪肝呢? 脂肪肝學術的名字稱為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 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
簡而言之,當我們的肝臟細胞推積了脂肪量達5%以上就叫做脂肪肝;
輕度的脂肪肝通常不會有甚麼臨床上太大的影響,但是當肝臟組織受到一些物質,像是藥物、酒精、肝炎病毒等所造成的之損傷,或因遺傳、肥胖、糖尿病、長期營養不均衡等因素,使得肝臟不能夠發揮正常脂肪的代謝功能時,造成肝組織推積過剩脂肪,進而產生脂肪肝。
因此,飲食西化,營養過剩的肥胖問題是現今造成脂肪肝的主因之一
肥胖對於人體健康帶來的危害,已經超乎你我的想像,不但可能引發全身性嚴重疾病,
WHO世界衛生組織更發出警告說「肥胖是一種慢性疾病」!
這是全球一個日益嚴重的健康議題
另外,根據國內2017年十大死因調查結果,也有8項與肥胖有關,
可說是國人的頭號殺手!
肥胖是一種慢性疾病 , 並且會引發很多疾病, 包括脂肪肝
肥胖不但容易造成高血壓及心腦血管等併發症外,更有超過一半的的肥胖症患者合併有脂肪肝的問題。
隨著年紀的增長,我們的代謝也會隨之變慢,倘若我們每天還是攝取跟年輕時一樣的飲食,又缺乏適度的運動來消耗熱量,就容易產生脂肪的堆積。
因此,正常的肝臟隨著年齡老化每年大約有3-4 %機會產生脂肪肝,約有60%的人,可以透過生活習慣以及飲食上的改變.使得輕度的脂肪肝恢復正常;但是在發生脂肪肝之後,也有約1/4的人,會在三年左右的時間發展成脂肪性肝炎(NASH: non-alcoholic steatohepatitis) ,使得肝臟處在長期慢性發炎的況狀,每次健康檢查抽血醫師就跟你說肝功能異常,甚至高到破百都有可能。
如果發炎的情況持續沒有改善,脂肪性肝炎的患者,尤其是年紀較大、 肥胖 或是罹患糖尿病者,約7-10年會形成肝臟纖維化甚至是肝硬化,而肝硬化的患者每年約有1-4%的機會會形成肝癌,因此脂肪肝是除了B肝和C肝之外,國人所需正視的肝臟疾病。
目前脂肪肝在醫藥上仍沒有很有效的藥物,最好的治療仍是生活型態以及飲食的改變和運動達到減輕體重降低體脂率,研究指出體重減掉現有體重的7-10%可以大幅改善脂肪肝的情形。
逆轉脂肪肝!從定期超音波追蹤開始
現代人工作繁忙平日睡眠不足又少運動,飲食又多油炸少青菜。
因此建議無論是否有飲酒的習慣,
40歲以上可以定期做健康檢查和腹部超音波檢查,
後者診斷脂肪肝的準確度可高達97%。
一旦確診為脂肪肝,
大部分的人只要多運動、少吃澱粉類和高脂肪的食物等生活型態的改變
就可大幅降低轉變成脂肪性肝炎、肝硬化和肝癌的風險。
若已經患有糖尿病、高血脂症或心血管相關等慢性病,
更應該遵從醫囑好好控制疾病,不但可以改善生活品質更可以降低死亡率。
「張先生,你已經五十歲了,要不要做個大腸癌糞便篩檢呢?」
「方醫師,我現在人又沒怎樣,應該不用吧?
「我們家也沒有人得過大腸癌,聽說那個檢查好像很不舒服。」
這樣的場景對話常常在我的診間上演…
依據衛生福利部的統計資料顯示,107年國人十大死因第一名是惡性腫瘤。
而大腸癌(包括結腸、直腸和肛門癌)不管性別,皆排名第三名,僅次於肺癌以及肝癌,
全台每年大約有6000人死於大腸癌。
一般從大腸腺性息肉到形成大腸癌, 病程發展約為5-10年,其危險因子包含:
1. 年齡:90%的腸癌患者年紀大於50歲, 50歲以上約是50歲以下發生大腸癌的
15倍以上。
2. 有腸道病史者,例如反覆的發炎性腸炎。
3. 家族史: 一等親腸癌、家族性大腸直腸息肉、遺傳性非息肉大腸直腸癌。
4. 不良的生活形態。例如: 常吃燒烤紅肉油炸、醃製等加工製品; 體重過重過度肥胖;
缺乏運動; 有抽菸、喝酒習慣。
值得一提的是在國內由國民健康署提供50-74 歲的民眾每兩年免費一次定量「免疫法」糞便潛血檢查頗具成效,由台大團隊所領導的研究證實,透過大腸癌篩檢可降低死亡率44%。
更由衛服部提供的資料可證實,自民國104 年後大腸癌的發生率確實有逐年下降的趨勢,然而四癌篩檢的普及率卻仍有待加強,許多民眾自認為身體狀況良好沒有病症就不用做篩檢。
104年後大腸癌篩檢獲得成效,大腸癌發生率逐年下降
大家不要小看癌篩的力量,假設每十萬人口減少一個人發生大腸癌
台灣一年就可以減少200多個大腸癌患者
這是多麼了不起的成就!
統計資料顯示,全世界的人群中,大約兩成的人屬於完全健康的人,一成屬患病人群,而有七成的人處於疾病的前緣,也就是亞健康人群。
亞健康的人雖然沒有臨床上的病症,但由於生理年齡的老化等因素,疾病正默默的在產生。
篩檢的目的就是要在沒有症狀的人群中,揪出可以根治的早期癌或高風險前癌病變,將這些還沒有形成大問題的病灶處理掉,讓生理機能能夠恢復到健康的狀態,而這些病變初期幾乎90%以上都是沒有症狀的。
因此,國健署推動四癌篩檢中的糞便檢查就是為五十至七十四歲民眾,提供每兩年一次免費糞便潛血篩檢,如果檢測有異常都應立即至胃腸科門診諮詢,依照醫師的專業判斷接受進一步內視鏡檢查。
在台灣,我們發現糞便潛血檢查呈陽性的個案(糞便中被檢查出有出血),每20個人就有一個是大腸癌,每12個人就有一個有息肉。不管大腸內有息肉或是大腸癌的早期病灶,要根治不是件難事,甚至對於專業的內視鏡醫師都可以用內視鏡的方式處理,並不會太困難。
對於訓練有素的內視鏡醫師 切除息肉非難事
許多文獻顯示0-1期大腸癌治療五年存活率高達9成以上,第二期約七成左右,第三期大腸癌五年存活率則不到6成, 第4期大腸癌五年存活率僅剩兩成, 因此,早期發現、早期治療是大腸癌防治最重要的原則與目標。
綜上,有些人認為自己身體健康不需要體檢,這不是正確的觀念。有許多專家學者認為即使是身體狀況比較好的青年人,也應該每1-2年體檢一次。年紀超過40歲者或是有家族病史者建議每年定期做相關檢查。
因此,以後在診間當醫師評估後跟您建議做個大腸鏡時,別再因為聽說大腸鏡檢查很不舒服而逃避,應與您的臨床醫師討論檢查的細節與方式 ,如果真怕痛也可以考慮無痛大腸鏡
,讓自己睡一覺接受檢查;無痛大腸鏡的麻醉和外科開刀手術的麻醉不一樣,基本上以現在的醫療技術都相對安全。
讓我們一起健康「腸腸」久久,定期接受篩檢向大腸癌說「不」。
成人的異物卡在消化道通常是意外,大多數的異物吞入,約80%是不需要處理只要觀察異物大多會自動排出體外,但是約有20%的情況是需要找消化內視鏡醫師用內視鏡的方式取出,還有1%的人,可能因為異物卡的位置不好,或是異物本身太大或是形狀不理想,而發生以內視鏡取異物失敗的情形而需要外科醫師協助開刀取出。
大多數成人食物異物是意外
民眾天氣太熱大口喝飲料,不小心把瓶蓋環吞入
好吃的食物(圖為貢丸),如果沒有經過適當的咀嚼整顆吞入也是可能發生卡在食道的意外
異物在消化道中最容易卡住的地方是食道,異物卡在食道最常見的臨床症狀包括吞嚥困難、嗆咳、無法控制的流口水、胸口腫脹感、嘔出未消化的食物甚至咳嗽有血絲,嚴重還有消化道出血症狀包括吐血、解黑便或血便等;若是有消化道破裂時則會有腹膜炎症狀。;而無法控制的流口水及無法吞嚥代表異物把食道整個卡住。
小兒異物吞入最常發生在6個月大到3歲之間的幼童,這個年齡的兒童已經開始可以抓握物品,一抓到東西就往嘴裡塞,往往容易發生意外。
小兒吞入異物通常都需要在手術室用舒眠的方式再將異物取出
而小兒最常見的異物是錢幣,鈕扣、電池、磁鐵、玩具⋯⋯等。
若發現有多個物品的吞入或是屢次因此原因求診,除了處理異物外,也需更仔細評估是否有消化道解剖構造或功能異常、發展遲緩,或照顧方面的問題。
魚刺及骨頭是很常被吞入的異物,太大或是有尖銳部容易造成消化道穿孔等併發症
醫師取異物時通常都需要用一些內視鏡器具來保護消化道黏膜
當不小心吞入異物就醫時,醫師會問幾個問題:
吞入甚麼異物、異物有沒有尖銳的地方、吞入異物的時間、吞入後的臨床症狀。
注意以上這些狀況,到醫院時明白地告知醫師,有助於後續的處置,能節省一些診斷的時間。
所有卡在食道下不去胃部的異物都必須在24小時內取出; 而胃內的異物一般來說大約4-6天會自然排出,所以對於吞入一般異物沒有症狀的患者,是可以觀察的。
老人家視力不好,有可能會把一些小東西誤認為每天要吃的藥物
忘記將藥物鋁箔外包裝撕去而將藥物整個吞入是老人家也常發生的情形
銳利的鋁箔包裝對食道壁是很傷害的!
但是對於吞入尖銳物或是有磁力的物體、或是大型鈍物(大小大於5公分,長度長於2公分)或是電池等都需要儘早找內視鏡醫師將異物取出,內視鏡取出術所需使用的器械包括有異物夾、錢幣夾、夾物網、夾物籃以及套圈等,還要有個有耐心以及技術高超的內視鏡醫師。
吞入電池是必須儘快取出,避免胃酸侵蝕電池導致胃部產生厲害的靡爛造成出血及潰瘍
當異物不好取出時,有耐心且技術熟練的內視鏡醫師可以讓患者免於開刀
如果消化內科醫師以內視鏡取異物失敗時,對於異物有可能造成嚴重併發症者,例如可能造成異物堵住消化道或是消化道穿孔,就要尋求外科醫師的協助。
當異物太大或是位置不佳時,內視鏡無法取出就得以外科方式取出
許多人做檢查時可能被告知有膽囊結石,膽結石的好發族群有4F,第一個F是大於40歲(Forty)、第二個F是女性(Female)、第三個F是肥胖(Fat),第四個F是多產(Fertile)。以前在醫學院考試時,老教授告訴同學們好記憶的方式就是膽結石好發於"生過孩子的肥胖中年婦女”。
雖然是用點詼諧有趣的方式來加強記憶。
但是可以了解膽結石的生成大概和年齡增長導致膽固醇分泌增加、膽酸合成減少,而多胎生產的婦女則可能是懷孕期間膽固醇分泌增加,但膽囊收縮減少所致; 另外像是高膽固醇分泌者、腸道對膽鹽及膽固醇吸收發生改變、膽囊收縮不良、快速減重、溶血性貧血以及遺傳等皆為膽結石高危險群。
當膽囊內的石頭因膽囊的收縮而掉出來卡在膽管時就可能會造成總膽管阻塞。
總膽管結石有可能無症狀的存在數年或自行排出至十二指腸, 當總膽管結石造成臨床症狀時,可能會有右上腹或上腹痛,伴有噁心和嘔吐的情形,當石頭將總膽管的通道完全堵塞石,會發生阻塞性黃疸 (皮膚黃、皮膚癢、茶色尿、灰色糞便),甚至是發生急性膽管炎 (右上腹痛、黃疸、發燒畏寒 )及膽石性胰臟炎(上腹或左上腹痛,放射至背部 )。
當膽道結石不容易取出時,或是結構上會造成取石困難(例如12指腸憩室)
可先放置引流管讓膽汁流通
當膽道結石太大,醫師可先用氣球擴張將膽道出口撐開以利取石
當膽道結石太大,醫師可先將膽道開口切開以利取石
診斷工具有腹部超音波、內視鏡超音波(EUS)、內視鏡逆行性膽胰造影術(ERCP)、磁共振膽胰造影(MRCP) 。其中只有內視鏡逆行性膽胰造影術(ERCP)兼具有診斷及治療功能,可在術中進行十二指腸乳突切開或氣球擴張併總膽管結石移除,或是當石頭很大質地很堅硬很難移除時,可以先在膽道放個引流管來疏通膽汁,膽胰造影術雖然較具侵入性,但比起外科手術治療則相對地安全,自 1970 年代末發展至今,已取代外 科治療而成為治療總膽管結石的主要方式。
逆行性膽胰管攝影術是經由口腔,放入膽道內視鏡,經食道、胃到十二指腸的膽管、胰管共同開口處,利用導管注射顯影劑在X光攝影的輔助下,檢查總膽管、肝內膽管、膽囊及胰臟等器官之病灶情形。檢查之目的為進一步了解膽囊、膽管、胰臟方面有無結石、發炎及腫瘤等,以協助診斷,並可作為放置鼻膽管及十二指腸乳突切開取石術的治療,可讓病患避免手術之痛苦,縮短術後恢復期,減少住院天數及費用。
膽道鏡的執行需要肝膽腸胃科、麻醉科
和放射科跨科跨團隊的合作完成
內視鏡逆行性膽胰造影術是一種內視鏡的手術因此也會有一些可能的狀況及風險 常見的併發症包括對藥物或顯影劑的不良反應(<0.2%)、出血(1-3%)、穿孔(<1%)、膽囊炎(0.2-0.5%、)膽管炎(1%)等,與較常發生的膽道鏡術後胰臟炎(3%-5%)。
各式形形色色的膽道結石
身為治療性內視鏡醫師最開心的事就是能幫患者解決問題
膽道結石剛好卡在開口處並造成腫脹,患者有右上腹痛、發燒、黃疸等症狀
我們先將開口切開,將頑石取出替患者解決問題
全世界約有24億人口罹患慢性B型肝炎,其中75%的人口集中在亞洲; 據統計,台灣慢性B型肝炎人口約占全人口的13.7%,將近300萬B肝人口,是屬於高盛行率的國家之一。
B型肝炎的傳染途徑分為垂直傳染以及水平傳染:
B型肝炎的垂直傳染是指感染B型肝炎的母親在生產過程中將B型肝炎病毒傳染給新生兒又稱為
”母子垂直傳染”
B型肝炎的水平傳染是指含有病毒的血液或是體液透過皮膚或黏膜進入體內而感染,因此輸血、共用針頭或注射器、血液透析、針灸、穿耳洞、紋眉、刺青、共用牙刷或是刮鬍刀、不安全的性行為都可能造成感染,所以千萬不要共用牙刷、刮鬍刀或是針頭喔!
在暴露到B型肝炎病毒之後,會經歷急性B型肝炎感染,而愈年輕接觸病毒變成慢性B型肝炎的機會愈大,就是說受感染者的年齡愈小,愈容易成為慢性帶原者,研究顯示新生兒感染約90%會成為慢性帶原者,5歲以下幼兒感染,約25-50%會成為慢性帶原者;若成人感染則成為慢性帶原者之危險性約在5%以下。垂直傳染是B型肝炎主要的傳染途徑,因此是我們疾病預防的重點。
如果媽媽是B型肝炎表面抗原陽性(e抗原陽性或陰性),則生產時有20%的機會會傳染給嬰兒,其中以e抗原陽性的母親傳給小孩的機會最高,感染率高達90%。
台灣是全球最早針對新生兒施打B肝疫苗的國家, B型肝炎疫苗注射計畫及至1986年7月起全面實施嬰幼兒B型肝炎預防接種後,我國六歲兒童B型肝炎帶原率已經由1989年10.5%顯著下降至2007年0.8%。
B肝疫苗接種時機:
第1劑:出生24小內儘速接種,愈早愈好。
第2劑:出生滿1個月。
第3劑:出生滿6個月
研究顯示這樣的B肝疫苗政策除了大幅減少母親將B肝病毒傳然給新生兒更可有效降低後續發生肝癌的機會。
除了全面為幼兒常規接種B肝疫苗,同時也提供母親為高傳染性的e抗原陽性B肝帶原(HbsAg 及HBeAg皆陽性) 之新生兒於出生24小時內儘速注射1劑B肝免疫球蛋白HBIG。實施至今,政府為再提升阻絕B型肝炎垂直傳染成效,2019年7月1日起,B肝免疫球蛋白HBIG施打對象擴及108年7月1日(含)以後出生且母親為B肝表面抗原陽性 (不論e抗原是陽性或陰性) 之新生兒。
根據一項追蹤八年流行病學的研究,e抗原陰性的B肝患者罹患肝癌的風險是一般人的10倍; 而e抗原陽性的B肝患者其罹患肝癌的風險更是一般人的60倍; 且若母親為 e 抗原(HBeAg)陽性者,新生兒透過生產後有高達 90% 的B 型肝炎帶原機率。
雖然政府現階段實施 B 型肝炎免疫球蛋白(HBIG)及三劑 B 型肝炎疫苗政策後大幅降低,但寶寶仍可能有 10%之帶原機會 (特別是e抗原陽性的B肝的媽媽)。為利及早發現幼兒帶原狀況及了解疫苗接種成效,別忘了有B型肝炎的母親還是得帶寶寶定期進行追蹤檢查。
對於有B型肝炎的媽媽,除了寶寶出生後的B肝免疫球蛋白及疫苗的施打外,還能提前做些甚麼呢?
如果媽媽在懷孕時血液中病毒量較高時 (抽血當HBV DNA 病毒量超過一百萬 IU/Ml),會更容易在生產時傳染給新生兒,於懷孕的第三孕期,也就是懷孕滿27周(滿七個月)符合健保規範可以開始給付使用抗B肝病毒藥物:
喜必福 (Telbivudine; Ldt) 或是 惠立妥(Tenofovir; TDF) 來降低血液中病毒量,藥物的使用可以使用至產後四周,進而減少傳染給寶寶的機率。相關給付藥物經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安全性分級為B級,對胎兒影響小,孕婦可安心服用。
美國B型肝炎診療指引中指出,罹患B型肝炎的孕婦,應該每三個月定期檢定肝功能,同時應該測定血液中B肝病毒量,以確定自己的傳染力,並了解自己的肝炎程度,以及將來得到肝癌、肝硬化的機率為何,同時也暸解垂直感染率。
e抗原陽性或是血液病毒量太高,新生兒有可能出生前在母體內就被感染,有部分研究顯示這有可能和出生後的疫苗及免疫球蛋白抗體失效的原因有關。
因此,健康的B肝帶原或是已經在使用B肝藥物的的育齡婦女,在懷孕前應向專科醫師諮詢並接受完整的產前評估; 而已經懷孕慢性B型肝炎的準媽媽,可每三個月定期至肝膽胃腸科門診諮詢,密切追蹤肝臟狀況; 對於剛出生的小寶寶更應該配合政府注射免疫球蛋白及疫苗的政策,如此才能有效杜絕B肝傳染,長保肝康!
世界衛生組織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指出體重過重及肥胖和多種慢性疾病有關,因此將肥胖視為是一種慢性疾病,而不是單純只是一種身體的外觀型態。
肥胖症和許多慢性疾病息息相關
圖片來源:https://drwizman.com/about-obesity/obesity-related-illnesses
和肥胖相關的疾病很多, 包括脂肪肝、代謝症候群、糖尿病、多囊性卵巢症,睡眠呼吸中止症、心血管疾病、高血壓、胃食道逆流、退化性關節炎、痛風以及多種癌症的發生; 英國醫學期刊(British Medical Journal)更進一步指出有11種癌症跟肥胖有強烈的關聯性,包括:胃癌、大腸癌、直腸癌、膽道系統方面癌、胰臟癌、乳癌、子宮內膜癌、卵巢癌、多囊性卵巢症食道癌、多發性骨髓癌、腎臟癌。
和肥胖症相關的癌症
圖片來源:
The American Institute for Cancer Research (AICR
世界肥胖聯盟(World Obesity Federation)根據目前全球體重過重或是肥胖人口及成長速度預測,到西元2025年, 全世界將有27億肥胖人口,屆時許多人可能需要支付終生性和肥胖造成的疾病相關的醫療費用,據估計每年用在治療肥胖併發症的費用將高達1.2兆美元,因此,各國政府需積極防治肥胖。
根據衛服部2018年成人肥胖防治實證指引,對於一些肥胖且有合併症或是兩種以上心血管疾病危險因子或是已經是病態性肥胖患者可以適時的考慮外科減重手術的治療,包括胃袖狀切除手術 、 胃繞道手術、可調式胃束帶手術等。
From: J Fam Pract. 2018 October;67(10):614-616,618-620
而一般人要怎麼看自己有沒有肥胖的問題呢?
常用的幾種方式包括:
1.測量自己的腰圍 2.計算身體質量指數 (Body Mass Index,簡稱BMI) 3. 檢測體脂肪率
1. 腰圍
腰圍反應腹部脂肪的蓄積程度,腰圍超標意指腹部脂肪過多,又稱為中央型肥胖,因其脂肪囤積於內臟器官附近,對於心血管疾病、糖尿病、高血壓等的風險也會隨之提高
因此, 若男性腰圍≧90公分、女性腰圍≧80公分時,表示「腹部肥胖」,就要要特別注意飲食、運動、體重控制,以及良好生活習慣的養成,必要時可以諮詢醫療健康照護人員。
2. 計算身體質量指數 (Body Mass Index)
「身體質量指數」這個概念,是由19世紀中期的比利時統計學家及數學家凱特勒(Lambert Adolphe Jacques Quetelet)最先提出。因為當時還沒有能夠準確測量身體脂肪組成比率的儀器,所以凱特勒希望能以數學公式算出比較接近體脂率的數值; 但是光憑體重無法完整呈現一個人有沒有體重過重或是肥胖的問題,因為身高高的人,理論上來講體重就會比長的較矮的人體重還重。 因此,他提出身體質量指數 (Body Mass Index, BMI)的公式讓大家方便又好計算。
3. 體脂肪率:
一個人的胖瘦,並非只以體重或外表來決定,還須檢測身體所含脂肪的比率,是否控制在標準的範圍之內。體脂肪檢測方式有很多,現在外面市售的體脂機是利用”生物電阻分析(bioimpedance analysis)分析”原理,因為生物電阻的小大和身體組成分有密切的關係,因此在電流通過時, 導電性有很大的差異; 體液、肌肉富含電解質水溶液,因而具有良好導電性; 反之脂肪組織、骨骼和不溶於水的礦物質是電流的不良導體。即阻抗較低者表示導電性較高之肌肉較多、脂肪較少;反之則表示肌肉少、脂肪多。
<結語>
肥胖是21世紀最重要的公共衛生問題之一,目前全世界成人與兒童的肥胖盛行率都在上升,肥胖問題不只是一種身體的狀態,我們應該更積極的將它視為一種全身性的疾病,而且它是一種可以靠減重改善的疾病; 當以正確的方法成功減重後,不僅可以改善像糖尿病、高血壓…等慢性疾病,增進健康狀況,進而提升健康生活品質。如果不知道自己有沒有肥胖的問題或是該如何著手進行,可以請醫療專業人員協助,千萬不要隨意聽信坊間的偏方,不但沒有達成減重的效果,反而還容易傷了身體。
冠狀病毒因外套膜上有突出的棘蛋白,在電子顯微鏡下看起來像皇冠而命名
就在2020年1月24日, 三本國際知名重量級的期刊新英格蘭醫學雜誌( 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NEJM) 、英國醫學期刊( the British Medical Journal, BMJ)和刺胳針 the Lancet不約而同地選在這天發表關於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文章,就知道事態嚴重了!
自2019年12月以來,中國湖北省武漢市發現多起病毒性肺炎病例,經相關病毒分型檢測,於2020年1月7日檢出一種新型冠狀病毒,並於2020年1月10日完成了病原核酸檢測,1月12日,在許多專家共同討論下,世界衛生組織正式將造成武漢肺炎疫情的新型冠狀病毒命名為
“ 2019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 ”。
由於沒有能即使有效的控制住疫情, 隨後2019新型冠狀病毒在中國其他地區擴散,
甚至蔓延至世界各地,先後造成泰國、日本、南韓,法國以及美國等國際境外移入疫情,
國內亦於2020年1月21日出現第一起境外移入確診個案至1月27日止台灣已有
第五例確診個案,看眼下情勢疫情恐怕短時間內還會更嚴重。
到底甚麼是冠狀病毒呢?
冠狀病毒是眾多病毒中的一種,其宿主包括多種哺乳類及禽鳥類,以感染腸胃道、
呼吸道最為常見,其傳播方式主要透過直接接觸病毒污染的糞便、
唾液或是吸入由感染動物噴嚏時噴出之微粒而感染,
其感染宿主具有高度專一性,引起的疾病症狀也有所不同。
科學家一直沒有很重視冠狀病毒直到西元2003年爆發嚴重SARS以及2012年的MERS疫情才為世人所重視,也對冠狀病毒愈來愈了解。
各式各樣的病毒
病毒是由一個核酸(DNA去氧核醣核酸或RNA核糖核酸)與蛋白質外套模所構成,因為無法自行表現出生命現象,必須靠著寄生於生命體及非生命體之間來達到傳播的目的。
而冠狀病毒是某一類RNA病毒的總稱。因為它的外套膜上有突出像棒狀的棘蛋白
(spike,S protein),在電子顯微鏡下看起來很像皇冠,所以命名為冠狀病毒。
自然情況下大部分冠狀病毒只會感染特定種別動物的特定細胞,而會感染哪種物種,就是由外套膜上的棘蛋白決定。
透過棘蛋白會與人體上的血管收縮素轉化酶2(Angiotensin converting enzyme 2, ACE2)互相結合的機制,來感染人的呼吸道上皮細胞而致病。
冠狀病毒血清學主要分成四類:alpha (α),beta (β),gamma (γ)和delta (δ),會感染人類的則以beta (β)和alpha (α)為主。
這類冠狀病毒常常在哺乳動物(包括人類)與鳥禽類之間傳播,例如引起牛和豬的消化道疾病或雞的上呼吸道疾病。但是由於病毒會突變,偶而就會發生跨物種的感染,就像這是武漢的新型冠狀病毒, 真正的感染源還不是很清楚,病源究竟從何而來,包括竹鼠、蝙蝠以及蛇,都被大陸學者懷疑過。
自2020年1月10日上海復旦大學張永振教授委託澳洲雪梨大學的愛德華·霍姆斯教授(Edward Holmes)在網路上公布武漢新型冠狀病毒的基因序列,發現這隻病毒是屬於和SARS依樣都屬於beta (β) 冠狀病毒, 且經比對發現和蝙蝠冠狀病毒相似度達 87%,目前判斷此冠狀病毒源自蝙蝠可能性高。
會跨物種感染人類很有可能和大陸某些地區仍然喜歡吃野味有關。
野味是華人對已野生動物為食材的叫法。野生動物因為非人類養殖,身上帶有許多已知和未知的病菌和寄生蟲,包括冠狀病毒,因此有些致病原對人類來講是相當致命的!
因為現在正是疫情蔓延之際,所以假如有以下情形就要特別注意:
(1)有發燒(≧38℃)或急性呼吸道感染的症狀
(2)最近有去中國大陸之旅遊史或居住史, 或曾經接觸疫區回台灣有發生發燒及呼吸道症狀的親戚朋友。
(3)曾經與出現症狀的極可能病例或確定病例有密切接觸,包括在 無適當防護下提供照護、相處、或有呼吸道分泌物、體液之直接 接觸。
如果有以上情形請打1922依照指示就醫做進一步的篩檢。
三種冠狀病毒感染的比較
也正因為2019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醫學證實上目前沒有有效的治療藥物。
最理想控制疫情的方法就是有效的避免被感染,由於傳染途徑主要還是以飛沫傳染以及接觸到患者的分泌物等,所以預防的方法其實也很簡單,就是
1.出入公共場所請戴口罩
2.勤洗手
3.儘量避免去傳統市場或醫院等人多的地方
另外,口罩戴一般醫療或外科口罩就有防護效果,因為一般人不需近距離長時間接觸患者,
所以不需要使用N95口罩,普通口罩就能有效預防受到感染,反而是
如何正確戴口罩才是關鍵!
以下提供幾個小撇步:
1. 口罩必須將口鼻完全包覆住
先把口罩打開,有顏色的那一片具有防潑水功能,可將患者的飛沫擋在外面,避免滲入造成感染,所以要朝外;白色的那一面有吸水功能,配戴者在說話的時候,唾液就會被吸住,不會傳染病菌給他人。 另外,有鼻樑片的那一側要在上方。將鬆緊帶掛於兩耳後,將鼻樑片固定於鼻樑上方,再將口罩皺摺部分拉開至完整包覆下巴,最後再壓緊鼻樑片,確認有整個包覆住口鼻。
2. 如果需長時間戴口罩,至少6小時更換一次
口罩也有使用效期,如果因為感冒常咳嗽、打噴嚏,分泌物多的人,只要口罩已經濕透就應該更換!一個口罩大約能使用6小時左右,更換時應該要拿著耳掛的部分去丟,盡量不接觸口罩的表面,因為可能會有致病菌,而且丟完口罩也要記得洗手!
3. 丟棄口罩的方式
丟棄口罩時盡可能讓沾染病菌的外側面朝內折起再丟棄。
圖片來源: 國健署
勤洗手也很重要
洗手的方式以及時機可以參考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的網站:
https://www.cdc.gov.tw/Category/MPage/BUB88Dc-WrHrczuT0TE-bA
疾管署表示,應落實肥皂勤洗手、咳嗽配戴口罩等個人衛生措施,避免接觸野生動物及急性呼吸道感染症患者,也避免出入傳統市場及醫療院所。返國入境時如有發燒、咳嗽等不適症狀,應主動通報機場及港口檢疫人員。此外,也要注意食品食用安全,小心生食與熟食的處理。
目前2019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的災情正持續的擴大與蔓延,我們要如何能夠在這次的危機中全身而退,就端看我們能不能有效控制病毒的傳播,很多機場開始對旅客進行檢查以及可疑的個案進行追蹤來防止疫情進一步的擴散; 這種新型冠狀病毒對於我們仍還有許多未知,許多專家甚至認為傳染病還有升級的趨勢,所以當務之急就是控制好疫情,做好防護工作, 保護自己,保護家人,保護大家。
@ 目前疫情的即時情況
<後記>
武漢爆發不明原因肺炎,禍首確認為一種新型冠狀病毒,在正式命名之初就有人在猜想,世界衛生組織(WHO)會不會比照「MERS」用地區來命名?
「MERS」同樣由新型冠狀病毒引起,發生於中東地區,正式名稱為「中東呼吸症候群冠狀病毒感染症(Middle East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 MERS-CoV)」。
然而WHO在公布時將武漢病毒正式命名為「2019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 名稱如此「去中國化」不禁讓人起疑是不是有甚麼政治因素在裡面。
以地名命名疾病沒有甚麼不好,就像日本腦炎不一定只有在日本會發生,
德國麻疹也是世界各地都有,不只有香港人才會得香港腳 ...。
十九世紀日耳曼哲學家黑格爾說:「歷史給我們唯一的教訓,就是我們無法從歷史中得到任何教訓。」 以武漢肺炎命名或許另一方面更能讓世人對於「2019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是如何生產,如何擴大災情記取更深刻的教訓。
最新的大腸息肉切除術後的監測建議
臺灣有超過250萬名B型肝炎帶原者,因此慢性B型肝炎在臺灣是很重要的公衛議題,如果沒有好好監測與控制的話,很容易產生一些慢性B肝相關的併發症,例如肝硬化, 肝功能代償不全(hepatic decompensation), 甚至產生肝癌。
B肝病毒的大量複製以及活躍會持續造成肝細胞的傷害甚至會造成死亡,我們知道血液中的B型肝炎病毒含量愈高,產生肝癌的機會就愈大。
因此,愈早使用B型肝炎抗病毒藥物抑制病毒複製,減少發生肝細胞損傷、肝纖維化、肝硬化甚至肝癌的效果就愈好。
但是,B型肝炎是一種很狡猾的病毒不容易根治。
怎麼這麼說呢?
我們知道B肝病毒是不完整的雙股 DNA病毒,當感染正常的肝細胞後,
病毒從細胞質進入到細胞核,在核內病毒會靠自己的酵素(DNA polymerase)和我們人類的肝細胞結合成為完整的共價雙股 DNA,此時合成的新 DNA 稱為 cccDNA,並以此為病毒的複製模板,會經由轉錄(transcription)作用製造出 RNA 的中間產物,也會經轉譯(translation)作用而製造出病毒複製所需的蛋白質等物質; 當我們身體抵抗力好的時候,B肝病毒會躲在我們的肝細胞內,一旦我們變虛弱或是生病(例如:年紀大、癌症,糖尿病,免疫力降低…等),病毒就啟動複製專用的模板cccDNA,可以一下子大量複製病毒並釋放出來作怪,造成肝臟反覆慢性發炎,久了就有可能演變成肝纖維化、肝硬化甚至肝癌。
B肝病毒之所以難纏就是因為目前用來治療B肝的口服抗病毒藥物只能抑制B肝病毒的複製,抑制血液中病毒的數量但是並無法真正清除肝臟細胞核內的cccDNA,這就是為何B肝病毒在停藥後容易復發的原因。
因此,對抗B型肝炎是一場長期抗戰,但究竟抗病毒藥物要吃多久呢?
研究顯示: 在持續使用抗病毒藥物的情況下,身體免疫力清除感染cccDNA的肝臟細胞平均需14.5年。在這個過程中,抗病毒治療可阻斷cccDNA的循環,降低cccDNA新生。
但是以臺灣健保的給付規定來說,一旦符合健保條件開始用藥,除了一些特殊條件是可以終生健保給付外,大多數的給付條件是有期限的:
(詳情請參照:中央健保局慢性B型肝炎抗病毒用藥之給付規定)
1. HBeAg 陽性病患治療至 e 抗原轉陰並再給付最多 12 個月治療。
2. HBeAg 陰性病患治療至少二年,治療期間需檢驗血清 HBVDNA,並於檢驗血清 HBV DNA 連續三次,每次間隔 6 個月,均檢驗不出 HBV DNA 時可停藥,每次療程至多給付 36 個月。
臺灣的B肝健保給付條件是參考大型研究所制定的,但是礙於健保資源是有限的,雖然許多醫界的先進仍在替病友們極力爭取,但目前藥物健保大多仍然無法終生給付。
很多文獻都已經證實 在現階段還沒有很好的清除肝細胞內cccDNA的時代,不間斷持續的使用抗B肝病毒藥物的治療不但可以減少肝細胞損傷、肝纖維化、肝硬化甚至肝癌甚至是發生肝功能代償不全或是肝衰竭的機會。因此當健保的抗B肝藥物到期後,倘若經濟上許可建議繼續自費使用減少相關併發症。
再者,以目前的文獻看起來許多抗病毒藥物在停藥後有B肝復發的情形,若要停藥請務必和您的臨床醫師做充分的溝通以及完整的評估及嚴密的追蹤。
美國/歐洲/亞太肝臟學會提出可考慮停B肝抗病毒藥物的建議
以及台灣健保給付規定
現代人課業、工作忙碌,經常是從早忙到晚,甚至要熬夜才能把功課工作完成,若是隔天還要早起,繼續工作,有時候還真讓人難以招架。
因此,現在有很多人都會靠喝咖啡提神,
根據《食力》2019 年「咖啡迷們,你『啡』誰不可?!」
的問卷調查結果顯示,
有 37.27% 的民眾幾乎每天會喝 1 杯咖啡,喝咖啡的民眾,
其中51.32%的人喝咖啡的主要目的是”為了提神醒腦,來應付一天的挑戰; 而這近4成民眾每天1杯咖啡的選擇,「拿鐵」以45.7%支持度居冠!
然而一天到底可以喝多少咖啡呢?
許多文獻及專家建議
對於健康的成人一天攝取的咖啡因不要超過400mg,
懷孕婦女或是哺乳的女性一天喝200mg的咖啡因含量都是安全的,
但是要注意避免在接近就寢的時段喝咖啡,以免喝完太興奮晚上睡不著。
根據一份加拿大的研究,,指出"不管大人小孩老人孕婦",最簡單的安全飲用含咖啡因飲品的算法是
每天每公斤不要超過2.5 mg
但是目前很多研究還是對於小朋友一天可以喝多少咖啡保持很保守的態度,
一般家長也不會讓未成年的小朋友喝太多。
另外,如果有心血管方面或是腸胃道方面疾病或是
喝完咖啡會有心悸、胃痛、失眠不適症狀的人就必須要酌量飲用!
C型肝炎是由HCV病毒引起、致使肝臟發炎的一種疾病,它可以是輕微無症狀的,有20~30%的人甚至會自己痊癒;其他70~80 %的患者則會使肝臟處於反覆慢性發炎的狀態,時間一久可能演變成肝纖維化、肝硬化或肝癌。 經過二十年的追蹤調查,顯示有兩成患者會產生肝硬化現象,之後每年約有5%的機會發展成肝癌。 因此,目前慢性C型肝炎已經是全世界公衛亟欲解決的問題。
不過,有高達3/4的人在被診斷有C型肝炎之前,其實都對自己罹病毫不知情,更有大多數患者在當下已出現肝硬化、肝門靜脈高壓、肝癌等併發症。 臨床上被感染C型肝炎的患者,約有二至三成是屬於急性感染,大部份症狀不明顯,像是可能會有輕微發燒、倦怠感、厭食、食慾不佳、噁心、嘔吐、腸胃不適等表現,所以經常被忽略。
為什麼會得C肝? 預防感染留意4大傳染途徑
由於C肝迄今尚無疫苗可預防,大家除了可善用政府提供45~79歲對象終身一次的免費篩檢服務,以達到及早發現及早治療的目的之外,日常也應注意避開可能遭受感染的行為、做好預防措施。
C型肝炎病毒主要的傳染途徑,是經由血液透過皮膚或黏膜進入體內造成感染,並不會因咳嗽、打噴嚏、接近患者,或是分享食物、飲料或者餵食母乳等方式傳播,因此與病人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員無須擔心被傳染C肝。 也就是說,「血液的接觸」才是提升C型肝炎感染風險的主要因素,真正應當小心的是以下行為:
1. 與他人共用受到污染的針具、注射器,或接受被污染的血液、血液製劑,盡可能避免不必要的輸血、針灸或穿耳洞、刺青等行為。
2. 重複使用滅菌不完全的醫療器械,例如手術刀。
3. 與C型肝炎感染者共用沾血的個人器具,例如刮鬍刀、牙刷、指甲剪、刮痧板等。
4. 母子垂直感染機率約6%,若產婦有C型肝炎且合併感染愛滋病毒,亦會使其新生兒增加感染C型肝炎的風險。
慢性C肝會好嗎? 新型DAA藥物療效好,副作用也小
所幸即便是變成慢性C型肝炎,現在都已發展出非常有效的治療方法,能清除病人體內的病毒、降低肝癌與肝硬化的風險,避免步向肝病三部曲。
傳統治療慢性C型肝炎,以每週1次施打長效型干擾素合併每日口服雷巴威靈為主,且須治療半年至一年,治癒率約80%。 如追蹤6個月後,血清中HCV RNA仍然測不到病毒,表示持續病毒反應(sustained virological response, SVR)很好,即可視做治癒。 然而因干擾素和雷巴威靈的副作用較多,會出現貧血、掉髮、憂鬱、免疫力下降等,過去常使許多患者聞之卻步而未接受治療,或是發生服藥順從性不佳的現象。
近年來,由於對病毒感染機轉的日漸了解,加上藥物研發技術越來越精進,「直接作用抗病毒藥物(Direct Acting Antiviral, DAA)」的問世,不僅將多數C型肝炎患者治療成功率提升至95~99% ,其副作用與使用干擾素和雷巴威靈相比更是大大減少;加上一天只需口服一次,療程也縮短至2~6個月(實際情況須交由專業醫師判斷),可說成效卓著,為C型肝炎患者帶來一線曙光!
除此之外,早期往往認為若肝臟細胞嚴重受損,致使肝臟已出現肝硬化、肝纖維化,都是不可逆的。 但已有不少研究均指出,上述現象其實有機會改善! 臨床發現以口服抗病毒藥物治療C型肝炎兩三個月後,患者原本的C肝病情好轉之餘,連帶肝細胞也有回春逆轉的情形,進一步減輕了肝纖維化或肝硬化的嚴重程度。
明義診所方冠傑醫師的健康叮嚀
有鑑於許多慢性肝炎患者並沒有明顯症狀,也完全不曉得自己罹患肝炎,往往需要抽血檢驗才會發現,所以要是不確定自己有無C型肝炎,最好應接受檢查。 一旦罹患C型肝炎也不用太過擔心,目前的治癒機率非常高,且台灣已將C肝治療納入全民健保;2019年針對C型肝炎全口服新藥,更將使用條件放寬,只要病人經診斷確認為C型肝炎病毒慢性感染者,均可用藥治療。 所以,若懷疑自己或家人有C肝,千萬別掉以輕心,盡快到醫療院所接受診斷與治療。
【專業肝炎諮詢不必再到醫院擠! 有專業設備的診所就能做】
檢查或追蹤慢性肝炎,一定得舟車勞頓、花很多時間到醫院排隊嗎? 有時候離家近的診所就能提供大醫院等級的服務喔! C肝病友除了可以在明義診所接受全口服C肝抗病毒藥物治療、定期抽血追蹤之外,也可藉由專業設備享有下列醫療幫助:
1. 具有數位化影像傳導系統的「日本全新Hitachi arietta 65超音波」,能提高影像解析度,有助提升肝癌等病灶的發現率,早期發現早期治療。
2. 彩色都卜勒超音波高感度血流探測,使病灶更能清楚呈現、無所遁形。
3. 超音波搭載有肝纖維化掃描,可測量脂肪肝及肝臟硬化程度,對於正在進行體重控制及慢性肝炎治療與追蹤的患者能提供更具體的數據。
前陣子聽聞有醫師因為肝膿瘍而過世, 對於寶貴生命的驟逝,我們心中感到無比的哀痛和不捨。
現代醫療發達,抗生素等藥物治療已經十分進步,如果抓緊時機用適當方式治療
存活率極高;反過來說肝膿瘍如果不好好治療,死亡率接近百分之百呢!
那到底甚麼是肝膿瘍呢?真的有那麼可怕嗎?
其實,大多數的民眾第一次聽到肝膿瘍這個名詞,都是一頭霧水,不知道膿瘍是甚麼意思,簡單來說,肝膿瘍就是肝臟受到細菌、黴菌或阿米巴原蟲等感染在肝臟所形成化膿的情況。
台灣的肝膿瘍盛行率偏高,尤其是和糖尿病相關的克雷伯氏菌(K. pneumoniae)造成的肝膿瘍,值得國人重視。
肝膿瘍入侵體內的主要途徑有四種:
(一) 由膽道系統而來:因膽道阻塞,不管是因為膽結石或是腫瘤造成膽道逆行性造成肝臟感染。
(二) 由血液而來: 流向肝臟的血流有肝門靜脈或是肝動脈, 其中肝臟血液有3/4來自於肝門靜
脈,把來自消化道含有營養的血液送往肝臟,所以當腸胃道來的血液受到細菌感染,細菌到
肝臟孳生最常見的是糖尿病沒控制好血糖的患者容易有克雷伯氏菌的肝膿瘍感染。
(三) 直接的外傷,例如車禍,刀傷等所造成: 一些表皮細菌: 例如金黃色葡萄球菌等感染。
(四) 由肝臟鄰近器官因感染擴大造成肝臟受到感染造成的
肝臟是人體重要的免疫防禦器官,有豐富網狀系統細胞,是人體最大的網狀內皮細胞吞噬系統。肝靜脈竇內皮層含有大量的庫氏細胞(Kupffer cells ),有很強的吞噬能力,門靜脈血中99%的細菌都是經過肝靜脈竇時被吞噬。此外,肝臟也能產生免疫球蛋白等抵抗外來病原體 , 因此,一般來講肝臟要受到感染是不容易的。
除非本身的免疫系統功能變差,例如年紀大、糖尿病、肝硬化、有其他自體免疫疾病服用類固醇、接受器官移植服用免疫抑制劑等; 或是罹患癌症、感染症等, 或者膽道有結石、或腫瘤堵塞,造成膽管炎時,或有長期便秘腹瀉等腸胃道疾病都是容易感染肝膿瘍的高危險族群。
肝膿瘍主要臨床症狀並沒有特異性,有的人會有發高燒發冷畏寒等情形,燒燒退退的狀況可持續好幾天。由於症狀並不是很特別,在疾病剛發生時很不容易立即診斷出來,因此很容易被忽略。另外,有些人可能會有右上腹不適腫脹感等,右胸呼吸不順,虛弱,消化不良,甚至體重減輕,茶色尿或是合併有腹瀉等症狀。
患者臨床上的表現跟肝膿瘍的原因,大小,位置都有關係。
肝膿瘍的治療,最主要是要趕緊就醫讓醫師診斷出來,接下來要根據病史以及臨床症狀判斷感染的種類,給予可以涵蓋致病菌的經驗性廣效抗生素。
肝膿瘍初期,化膿的區域有時候還沒有液化,因此,無法藉由引流術將膿汁排出體外,這時,會考慮先用細針抽吸,將膿汁抽出做培養,再依培養的菌種結果更換適當的抗生素,後續持續觀察治療效果。
倘若肝膿瘍太大(大於5公分)光用抗生素可能壓不下來,在適當的時機可以考慮以超音波等影像輔助來做肝膿瘍的引流, 要是治療效果不佳或是有肝膿瘍破裂風險時,有時候還得尋求外科醫師的幫忙,整個療程通常需要4-6週。
肝膿瘍並不可怕,重要的是早期發現早期治療,並且盡可能地將肝膿瘍發生的可能原因找出來,並且預防可能發生的併發症!
慢性C型肝炎是全球公衛的問題,全世界大約有3%的人感染過C型肝炎(13億-17億), 大約有3/4的人在被診斷有C型肝炎的時候不知道自己罹病,多數的人是因為被發現有慢性肝炎的併發症,例如肝硬化,肝門靜脈高壓甚至是產生肝癌。
肝病也是我國盛行的疾病,國內約有40萬到60萬C型肝炎患者, C型肝炎病毒感染在全世界是引起慢性肝炎之主要原因之一。
C型肝炎病毒主要傳染途徑是經由血液透過皮膚或粘膜進入體內造成感染。
所以與他人共用受到污染的針具、注射器或接受污染之血液、血液製劑、使用滅菌不完全之器械(例如手術刀)均有可能感染,而與C型肝炎感染者發生性行為、共用沾血之個人器具(如刮鬍刀、牙刷等)或經由生產母子垂直感染方式亦也可能發生。母子垂直感染機率約6%,如果產婦為C型肝炎且合併感染愛滋病毒,會增加其新生兒感染C型肝炎的風險。
急性C型肝炎感染,大部份可能症狀很輕微或無症狀,20~30%的人會自己痊癒,但約有70~80 %的患者會發展成慢性C型肝炎。經20年追蹤,有二成患者會產生肝硬化,之後每年約有5%的機會發展成肝癌。
然而,C型肝炎是RNA病毒不像B型肝炎是DNA病毒,其治癒機會很大,加上健保署2017年元月起給付口服C肝新藥,並於2019年擴大使用條件,治療的人數因此逐年增加,到今年為止已投入145億預算治療了4萬多名C肝患者,希望台灣能夠在2025年達到消滅C型肝炎的目標。
一般情況下,感染C型肝炎病毒之患者,大約四週左右的時間身體會對C型肝炎病毒的蛋白質產生抗體,但是C型肝炎抗體(Anti-HCV是很弱的抗體對C肝並沒有保護作用,所以當檢驗出C型肝炎抗體呈陽性反應,表示曾經暴露過C型肝炎病毒而受到感染,至於是否自行痊癒或是轉成慢性肝炎,可透過C型肝炎病毒核糖核酸(HCV RNA病毒量)的檢測來確認血液中是否含有C型肝炎病毒的存在(即病毒血症), 如果HCV RNA檢驗結果呈現陽性,表示身體正受到感染,應該立即接受治療。
若檢驗結果呈現陰性,但C型肝炎抗體(Anti-HCV)呈現陽性,則表示曾經感染過C型肝炎,病毒藉由治療或自身免疫系統作用而痊癒。
C型肝炎的治療效果和感染到的C型肝炎基因型,病毒量及患者肝臟本身狀況有關。臺灣C型肝炎基因型以1b、2型最多。不同基因型,對藥物反應也有差別。 C 型肝炎病毒量較高者,治療效果較差。治療前肝臟纖維化較嚴重,甚至有肝硬化病人治療效果亦較差。其他如年紀較高、有糖尿病患者及體重較重者或是曾經治療過C型肝炎但失敗過的患者,都可能會影響治療效果。
以往慢性C型肝炎的傳統治療,以每週1次施打長效型干擾素合併每日口服雷巴威靈,治療半年至1年,治癒率約七成。如追蹤6個月後,仍測不到病毒就視為治癒。但因干擾素及雷巴威靈副作用大,讓許多患者聞之卻步而沒有接受治療。
。近年來,由於對病毒感染機轉的了解以及藥物研發技術的精進,直接抗病毒藥物(Direct Acting Antivirals, DAAs)的開發已將多數C型肝炎患者治療成功率提升至九成以上,大幅改變了全球的慢性C型肝炎治療。DAA 治療療程為 2-6 個月(由醫師判斷),治癒率甚至可高達 95%以上,成效卓著且副作用比干擾素時代大大的減少,加上台灣已將C肝治療納入全民健保,真是國人之福,所以如果您有C肝或是家人有C肝,請儘快至醫療院所接受診斷及治療吧!
根據統計,台灣約有4%為慢性C型肝炎病人(以下簡稱C肝),若沒有接受適當的治療,走上肝病三部曲「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癌」的機率非常高,若能及時治療、清除體內病毒,就能降低肝癌與肝硬化的風險。
早期慢性C型肝炎的傳統治療,以每週1次施打長效型干擾素合併每日口服雷巴威靈,治療半年至1年,治癒率約七成。如追蹤6個月後,此時血清中HCV RNA仍然測不到病毒,表示Sustained virological response (SVR)持續病毒反應很好,視為治癒。但因干擾素及雷巴威靈副作用大,讓許多患者聞之卻步而沒有接受治療。
近年來,由於對病毒感染機轉的了解以及藥物研發技術的精進,直接抗病毒藥物(Direct Acting Antivirals, DAAs)的開發已將多數C型肝炎患者治療成功率提升至九成以上,大幅改變了全球的慢性C型肝炎治療。
在C型肝炎全口服抗病毒藥物的時代,99%以上的患者都可以治癒並且達到很好的持續病毒反應,但由於我們的肝細胞因為已經遭受到C肝病毒的摧殘過,仍可能在C肝治癒後產生肝臟腫瘤。因此,現今我們所關注的議題已經不再是C肝治療不好下一步該怎麼辦? 而是C肝治療完之後,要如何追蹤來早期發現肝癌的發生。
有研究指出,慢性C型肝炎患者如果再接受C肝藥物治療之前已經有發生肝癌(治療過),有29.6%在C肝治療完後仍是有機會產生新的肝癌 ; 也就是大約有三分之一的人,肝臟可能因為纖維化或是肝硬化較厲害,或是肝細胞已經產生分化不良的情況,就算是治療好C型肝炎還是有機會產生肝癌。
對於先前沒有得過肝癌的患者在18.2個月的追蹤下,也有1.3%的機會在C肝治療完之後發生肝癌。
依據2019亞太肝臟研究協會(APASL)指引,建議慢性C型肝炎患接受過口服C肝抗病毒藥後,仍應配合醫師做規律的追蹤檢查:
1. 有過肝癌病史的患者,建議每四個月至醫療院所接受超音波及抽血檢查。
2. 沒有肝癌病史的患者,如果肝纖維化或是肝硬化程度較嚴重,在治療完C肝後,建議每半年接受超音波及抽血追蹤。
3. 沒有肝癌病史的患者,肝臟狀況也很良好,在治療完C肝後建議連續兩年,每半年追蹤一次肝臟狀況,追蹤期間如果一切正常,可拉長時間至每年追蹤一次。
身為一位肝膽胃腸科醫師,每天的臨床工作除了照顧住院的患者,看門診之外,當然還要做檢查,其中腹部超音波就是我最常做的檢查之一。
也因為我常會邊做檢查邊跟患者解釋,常常都會有些互動。
我:「你有脂肪肝耶!」
患者A:「我那麼瘦怎麼會有脂肪肝!? 」
我: 「你脂肪肝有點嚴重該注意囉!」
患者B: 「醫師這個問題困擾我很久了,每次檢查都說我有脂肪肝,我到底該怎麼做呢?」
到底甚麼是脂肪肝呢? 脂肪肝學術的名字稱為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 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
簡而言之,當我們的肝臟細胞推積了脂肪量達5%以上就叫做脂肪肝;
輕度的脂肪肝通常不會有甚麼臨床上太大的影響,但是當肝臟組織受到一些物質,像是藥物、酒精、肝炎病毒等所造成的之損傷,或因遺傳、肥胖、糖尿病、長期營養不均衡等因素,使得肝臟不能夠發揮正常脂肪的代謝功能時,造成肝組織推積過剩脂肪,進而產生脂肪肝。
因此,飲食西化,營養過剩的肥胖問題是現今造成脂肪肝的主因之一
肥胖對於人體健康帶來的危害,已經超乎你我的想像,不但可能引發全身性嚴重疾病,
WHO世界衛生組織更發出警告說「肥胖是一種慢性疾病」!
這是全球一個日益嚴重的健康議題
另外,根據國內2017年十大死因調查結果,也有8項與肥胖有關,
可說是國人的頭號殺手!
肥胖是一種慢性疾病 , 並且會引發很多疾病, 包括脂肪肝
肥胖不但容易造成高血壓及心腦血管等併發症外,更有超過一半的的肥胖症患者合併有脂肪肝的問題。
隨著年紀的增長,我們的代謝也會隨之變慢,倘若我們每天還是攝取跟年輕時一樣的飲食,又缺乏適度的運動來消耗熱量,就容易產生脂肪的堆積。
因此,正常的肝臟隨著年齡老化每年大約有3-4 %機會產生脂肪肝,約有60%的人,可以透過生活習慣以及飲食上的改變.使得輕度的脂肪肝恢復正常;但是在發生脂肪肝之後,也有約1/4的人,會在三年左右的時間發展成脂肪性肝炎(NASH: non-alcoholic steatohepatitis) ,使得肝臟處在長期慢性發炎的況狀,每次健康檢查抽血醫師就跟你說肝功能異常,甚至高到破百都有可能。
如果發炎的情況持續沒有改善,脂肪性肝炎的患者,尤其是年紀較大、 肥胖 或是罹患糖尿病者,約7-10年會形成肝臟纖維化甚至是肝硬化,而肝硬化的患者每年約有1-4%的機會會形成肝癌,因此脂肪肝是除了B肝和C肝之外,國人所需正視的肝臟疾病。
目前脂肪肝在醫藥上仍沒有很有效的藥物,最好的治療仍是生活型態以及飲食的改變和運動達到減輕體重降低體脂率,研究指出體重減掉現有體重的7-10%可以大幅改善脂肪肝的情形。
逆轉脂肪肝!從定期超音波追蹤開始
現代人工作繁忙平日睡眠不足又少運動,飲食又多油炸少青菜。
因此建議無論是否有飲酒的習慣,
40歲以上可以定期做健康檢查和腹部超音波檢查,
後者診斷脂肪肝的準確度可高達97%。
一旦確診為脂肪肝,
大部分的人只要多運動、少吃澱粉類和高脂肪的食物等生活型態的改變
就可大幅降低轉變成脂肪性肝炎、肝硬化和肝癌的風險。
若已經患有糖尿病、高血脂症或心血管相關等慢性病,
更應該遵從醫囑好好控制疾病,不但可以改善生活品質更可以降低死亡率。
全世界約有24億人口罹患慢性B型肝炎,其中75%的人口集中在亞洲; 據統計,台灣慢性B型肝炎人口約占全人口的13.7%,將近300萬B肝人口,是屬於高盛行率的國家之一。
B型肝炎的傳染途徑分為垂直傳染以及水平傳染:
B型肝炎的垂直傳染是指感染B型肝炎的母親在生產過程中將B型肝炎病毒傳染給新生兒又稱為
”母子垂直傳染”
B型肝炎的水平傳染是指含有病毒的血液或是體液透過皮膚或黏膜進入體內而感染,因此輸血、共用針頭或注射器、血液透析、針灸、穿耳洞、紋眉、刺青、共用牙刷或是刮鬍刀、不安全的性行為都可能造成感染,所以千萬不要共用牙刷、刮鬍刀或是針頭喔!
在暴露到B型肝炎病毒之後,會經歷急性B型肝炎感染,而愈年輕接觸病毒變成慢性B型肝炎的機會愈大,就是說受感染者的年齡愈小,愈容易成為慢性帶原者,研究顯示新生兒感染約90%會成為慢性帶原者,5歲以下幼兒感染,約25-50%會成為慢性帶原者;若成人感染則成為慢性帶原者之危險性約在5%以下。垂直傳染是B型肝炎主要的傳染途徑,因此是我們疾病預防的重點。
如果媽媽是B型肝炎表面抗原陽性(e抗原陽性或陰性),則生產時有20%的機會會傳染給嬰兒,其中以e抗原陽性的母親傳給小孩的機會最高,感染率高達90%。
台灣是全球最早針對新生兒施打B肝疫苗的國家, B型肝炎疫苗注射計畫及至1986年7月起全面實施嬰幼兒B型肝炎預防接種後,我國六歲兒童B型肝炎帶原率已經由1989年10.5%顯著下降至2007年0.8%。
B肝疫苗接種時機:
第1劑:出生24小內儘速接種,愈早愈好。
第2劑:出生滿1個月。
第3劑:出生滿6個月
研究顯示這樣的B肝疫苗政策除了大幅減少母親將B肝病毒傳然給新生兒更可有效降低後續發生肝癌的機會。
除了全面為幼兒常規接種B肝疫苗,同時也提供母親為高傳染性的e抗原陽性B肝帶原(HbsAg 及HBeAg皆陽性) 之新生兒於出生24小時內儘速注射1劑B肝免疫球蛋白HBIG。實施至今,政府為再提升阻絕B型肝炎垂直傳染成效,2019年7月1日起,B肝免疫球蛋白HBIG施打對象擴及108年7月1日(含)以後出生且母親為B肝表面抗原陽性 (不論e抗原是陽性或陰性) 之新生兒。
根據一項追蹤八年流行病學的研究,e抗原陰性的B肝患者罹患肝癌的風險是一般人的10倍; 而e抗原陽性的B肝患者其罹患肝癌的風險更是一般人的60倍; 且若母親為 e 抗原(HBeAg)陽性者,新生兒透過生產後有高達 90% 的B 型肝炎帶原機率。
雖然政府現階段實施 B 型肝炎免疫球蛋白(HBIG)及三劑 B 型肝炎疫苗政策後大幅降低,但寶寶仍可能有 10%之帶原機會 (特別是e抗原陽性的B肝的媽媽)。為利及早發現幼兒帶原狀況及了解疫苗接種成效,別忘了有B型肝炎的母親還是得帶寶寶定期進行追蹤檢查。
對於有B型肝炎的媽媽,除了寶寶出生後的B肝免疫球蛋白及疫苗的施打外,還能提前做些甚麼呢?
如果媽媽在懷孕時血液中病毒量較高時 (抽血當HBV DNA 病毒量超過一百萬 IU/Ml),會更容易在生產時傳染給新生兒,於懷孕的第三孕期,也就是懷孕滿27周(滿七個月)符合健保規範可以開始給付使用抗B肝病毒藥物:
喜必福 (Telbivudine; Ldt) 或是 惠立妥(Tenofovir; TDF) 來降低血液中病毒量,藥物的使用可以使用至產後四周,進而減少傳染給寶寶的機率。相關給付藥物經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安全性分級為B級,對胎兒影響小,孕婦可安心服用。
美國B型肝炎診療指引中指出,罹患B型肝炎的孕婦,應該每三個月定期檢定肝功能,同時應該測定血液中B肝病毒量,以確定自己的傳染力,並了解自己的肝炎程度,以及將來得到肝癌、肝硬化的機率為何,同時也暸解垂直感染率。
e抗原陽性或是血液病毒量太高,新生兒有可能出生前在母體內就被感染,有部分研究顯示這有可能和出生後的疫苗及免疫球蛋白抗體失效的原因有關。
因此,健康的B肝帶原或是已經在使用B肝藥物的的育齡婦女,在懷孕前應向專科醫師諮詢並接受完整的產前評估; 而已經懷孕慢性B型肝炎的準媽媽,可每三個月定期至肝膽胃腸科門診諮詢,密切追蹤肝臟狀況; 對於剛出生的小寶寶更應該配合政府注射免疫球蛋白及疫苗的政策,如此才能有效杜絕B肝傳染,長保肝康!
臺灣有超過250萬名B型肝炎帶原者,因此慢性B型肝炎在臺灣是很重要的公衛議題,如果沒有好好監測與控制的話,很容易產生一些慢性B肝相關的併發症,例如肝硬化, 肝功能代償不全(hepatic decompensation), 甚至產生肝癌。
B肝病毒的大量複製以及活躍會持續造成肝細胞的傷害甚至會造成死亡,我們知道血液中的B型肝炎病毒含量愈高,產生肝癌的機會就愈大。
因此,愈早使用B型肝炎抗病毒藥物抑制病毒複製,減少發生肝細胞損傷、肝纖維化、肝硬化甚至肝癌的效果就愈好。
但是,B型肝炎是一種很狡猾的病毒不容易根治。
怎麼這麼說呢?
我們知道B肝病毒是不完整的雙股 DNA病毒,當感染正常的肝細胞後,
病毒從細胞質進入到細胞核,在核內病毒會靠自己的酵素(DNA polymerase)和我們人類的肝細胞結合成為完整的共價雙股 DNA,此時合成的新 DNA 稱為 cccDNA,並以此為病毒的複製模板,會經由轉錄(transcription)作用製造出 RNA 的中間產物,也會經轉譯(translation)作用而製造出病毒複製所需的蛋白質等物質; 當我們身體抵抗力好的時候,B肝病毒會躲在我們的肝細胞內,一旦我們變虛弱或是生病(例如:年紀大、癌症,糖尿病,免疫力降低…等),病毒就啟動複製專用的模板cccDNA,可以一下子大量複製病毒並釋放出來作怪,造成肝臟反覆慢性發炎,久了就有可能演變成肝纖維化、肝硬化甚至肝癌。
B肝病毒之所以難纏就是因為目前用來治療B肝的口服抗病毒藥物只能抑制B肝病毒的複製,抑制血液中病毒的數量但是並無法真正清除肝臟細胞核內的cccDNA,這就是為何B肝病毒在停藥後容易復發的原因。
因此,對抗B型肝炎是一場長期抗戰,但究竟抗病毒藥物要吃多久呢?
研究顯示: 在持續使用抗病毒藥物的情況下,身體免疫力清除感染cccDNA的肝臟細胞平均需14.5年。在這個過程中,抗病毒治療可阻斷cccDNA的循環,降低cccDNA新生。
但是以臺灣健保的給付規定來說,一旦符合健保條件開始用藥,除了一些特殊條件是可以終生健保給付外,大多數的給付條件是有期限的:
(詳情請參照:中央健保局慢性B型肝炎抗病毒用藥之給付規定)
1. HBeAg 陽性病患治療至 e 抗原轉陰並再給付最多 12 個月治療。
2. HBeAg 陰性病患治療至少二年,治療期間需檢驗血清 HBVDNA,並於檢驗血清 HBV DNA 連續三次,每次間隔 6 個月,均檢驗不出 HBV DNA 時可停藥,每次療程至多給付 36 個月。
臺灣的B肝健保給付條件是參考大型研究所制定的,但是礙於健保資源是有限的,雖然許多醫界的先進仍在替病友們極力爭取,但目前藥物健保大多仍然無法終生給付。
很多文獻都已經證實 在現階段還沒有很好的清除肝細胞內cccDNA的時代,不間斷持續的使用抗B肝病毒藥物的治療不但可以減少肝細胞損傷、肝纖維化、肝硬化甚至肝癌甚至是發生肝功能代償不全或是肝衰竭的機會。因此當健保的抗B肝藥物到期後,倘若經濟上許可建議繼續自費使用減少相關併發症。
再者,以目前的文獻看起來許多抗病毒藥物在停藥後有B肝復發的情形,若要停藥請務必和您的臨床醫師做充分的溝通以及完整的評估及嚴密的追蹤。
美國/歐洲/亞太肝臟學會提出可考慮停B肝抗病毒藥物的建議
以及台灣健保給付規定
62歲的黃先生有糖尿病及糖尿病腎病變長期洗腎已有15年了,近一年來常常莫名其妙反覆的出血,被家人多次送到醫院經胃鏡及大腸鏡檢 查,以及其他相關影像檢查後仍找不出病因。黃先生和家人與醫師討論後,同意接受「經口雙氣囊小腸內視鏡」檢查,發 現在小腸內有數個疑似血管異常增生之 病灶,經適當的內視鏡注射止血術以及氬氣雷射止血治療及藥物控制 後,腸胃道出血情況改善並順利出院。
這樣的例子,其實在我們的生活周遭常常發生。
我們其實對自己的身體都不太了解
到頭來最難懂的還是自己!」
這句話也適用在我們大多數的人對自己的身體結構的不了解,
20世紀以前,人類對於攸關性命存亡的小腸一點都不了解
因為小腸正是負責消化分解食物及吸收食物營養的重要關鍵呢!
小腸可以長達6公尺
人類的腸胃道很長,食物從口腔開始進入消化道的起點之後,一路經過喉嚨、食道、胃、十二指腸、小腸、大腸到肛門,全長大約共7-9公尺長,是我們身高的4-5倍,而其中長度最長的就是小腸,大約有4-6公尺。而小腸在人體的位置卻有些難以接近,因位於整個消化道的中央,較不容易檢查及探求,所以都被醫生稱為是消化道的黑暗大陸
難以突破的障礙
西元2000年以前,人類對於小腸的探索可以說是毫無頭緒, 過去有關小腸的病灶檢查僅能借助放射線科的小腸攝影或電腦斷層點影像診斷,但這些都只能偵測較大的病灶。其後雖有傳統推進式小腸鏡的檢查,但最遠也只能到達小腸近端側,終究無法一窺小腸的全貌。
劃時代的突破
一直到了西元1999年以色列胃腸科醫師愛坦‧斯葛柏(Eitan Scapa)教授以及他的夥伴工程師葛瑞爾‧愛登博士(Gavriel Iddan)發明了膠囊內視鏡,並於2001年8月通過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的認證並核准上市,膠囊內視鏡的外觀是直徑 約1 公分,長度約 2 公分的膠囊,內建攝影機、影像處理晶片、影像感應傳送器、LED 燈照明、氧化銀電池、無線發射器。
就像吞小藥丸一樣
患者把它當做藥丸般吞下肚之後,膠囊在腸道內移動時會以每秒拍兩張以上照片的速度,八小時內嚴密地不間斷監控,對你的腸道拍下五萬多張甚至更多的照片,將影像傳到背負在受檢查者體外的記錄器中供臨床醫師判讀。
膠囊內視鏡的限制
雖然,膠囊內視鏡在小腸病灶的診斷上是一個重大的突破但還是有一些侷限,例如: 膠囊內視鏡是以被動移動(passive locomotion)的方式進行檢查,吞下去的膠囊就像吃下的食物一樣,隨著腸壁蠕動,從食道、胃、小腸、大腸,一路往下然後被排出體外,因此,膠囊內視鏡漂到哪就拍到哪裡,無法主導操縱拍攝的位置和角度; 再者, 目前膠囊內視鏡的主力仍是以診斷為主,若發現小腸的病灶還是需其他侵入性的介入治療。
氣囊性小腸內視鏡
小腸其他的介入性治療一般是指藉由雙氣囊小腸鏡(double balloon enteroscopy)深入小腸,對全小腸做全面之觀察及介入性治療。雙氣囊小腸鏡是由日本山本博德醫師(Hironori Yamamoto)於2001 年發明的, 終於讓我們能夠對以為胃鏡和大腸鏡看不到的"黑暗大陸"區域小腸看到光明, 雙氣囊小腸鏡是由長度 200 公分的內視鏡(enteroscope)和 145 公分的外套管(overtube)所構成。兩者的遠端各有一個可控制的氣囊(balloon),同時另有一個幫浦來控制氣囊的充氣或放氣。
利用小腸鏡及外套管的兩個氣囊反覆充氣、放氣及前進、後退一段一段的向前推進對小腸進行觀察及治療。一般來說,由於小腸很長約有4-6公尺,要完成全段小腸的檢查,經常需要合併兩次"經口及經肛門"的小腸鏡檢查才有機會在小腸中間會合作完整段小腸的檢查。
接受小腸鏡的術前準備
經口的小腸鏡檢查事前準備和胃鏡一樣,只需要再檢查前禁食8-12小時; 經肛門的小腸鏡檢查,準備方式必須比照大腸鏡的術前準備, 必須在術前給予清腸劑及飲食上的準備.
目前健保暫不給付
一般來說,小腸鏡的檢查單次通常都要數個小時,且自費的話所費不貲,因此臨床醫師都會於檢查前先判斷病灶(例如: 出血)是比較靠近口端還是肛門端,這樣可以僅進行單邊的檢查,省時省錢省力. 由於小腸內視鏡相較於一般內視鏡檢查需花費更長的時間,檢查技術困難度也較高,目前健保並不給付氣囊外套管等耗材.。
小腸鏡的適應症
小腸鏡已有數年的使用經驗,目前臨床上的適應症相當廣泛,包括:
(1) 不明原因的腸胃道出血:經過數次的胃鏡及大腸鏡檢查之後,仍然找不道出血點, 高度懷疑是小腸出血,對於血管性或發炎性病灶所造成的出血,可以嘗試利用小腸鏡做止血
(2) 切片檢查或息肉切除術:對於病灶(例如:腫瘤)做進一步的切片檢查,也可以同時對腫瘤區域做染色標記(tattoo)以利外科醫師進行外科手術的進行; 對於一些息肉的病灶也可以用內視鏡的方式直接切除
(3) 診斷並治療狹窄性病灶: 如克隆氏症或是反覆小腸潰瘍所造成的小腸管腔狹窄
(4) 不明原因的體重減輕,腹痛或是腹瀉
(5) 困難的大腸鏡或是逆行性膽胰管鏡檢查: 有些開過刀的患者,因為沾黏或是解剖構造的改變讓檢查不易進行,利用小腸鏡可以用ballon固定的特性提高檢查的成功率
可能的併發症氣
囊式小腸鏡就如胃鏡或大腸鏡一樣,是一項安全之檢查,但偶爾還是會發生一些併發症,例如出血、感染、胰臟炎、腸穿孔等,但都是少數個案。因此,檢查結束後要注意是否有出血或嚴重的腹痛情形。
由於膠囊內視鏡及和氣囊式小腸鏡的發展,小腸再也不是碰觸不到的「黑暗大陸」。這兩種檢查應視為互補的工具,對於不確定位置或非急性出血的小腸病灶,膠囊內視鏡為較舒適的診斷工具,但對於已知大略位置、正在出血的小腸病灶或需要進一步診斷或是治療的小腸病灶,氣囊式小腸鏡仍然是最佳的診斷兼治療工具。
成人的異物卡在消化道通常是意外,大多數的異物吞入,約80%是不需要處理只要觀察異物大多會自動排出體外,但是約有20%的情況是需要找消化內視鏡醫師用內視鏡的方式取出,還有1%的人,可能因為異物卡的位置不好,或是異物本身太大或是形狀不理想,而發生以內視鏡取異物失敗的情形而需要外科醫師協助開刀取出。
大多數成人食物異物是意外
民眾天氣太熱大口喝飲料,不小心把瓶蓋環吞入
好吃的食物(圖為貢丸),如果沒有經過適當的咀嚼整顆吞入也是可能發生卡在食道的意外
異物在消化道中最容易卡住的地方是食道,異物卡在食道最常見的臨床症狀包括吞嚥困難、嗆咳、無法控制的流口水、胸口腫脹感、嘔出未消化的食物甚至咳嗽有血絲,嚴重還有消化道出血症狀包括吐血、解黑便或血便等;若是有消化道破裂時則會有腹膜炎症狀。;而無法控制的流口水及無法吞嚥代表異物把食道整個卡住。
小兒異物吞入最常發生在6個月大到3歲之間的幼童,這個年齡的兒童已經開始可以抓握物品,一抓到東西就往嘴裡塞,往往容易發生意外。
小兒吞入異物通常都需要在手術室用舒眠的方式再將異物取出
而小兒最常見的異物是錢幣,鈕扣、電池、磁鐵、玩具⋯⋯等。
若發現有多個物品的吞入或是屢次因此原因求診,除了處理異物外,也需更仔細評估是否有消化道解剖構造或功能異常、發展遲緩,或照顧方面的問題。
魚刺及骨頭是很常被吞入的異物,太大或是有尖銳部容易造成消化道穿孔等併發症
醫師取異物時通常都需要用一些內視鏡器具來保護消化道黏膜
當不小心吞入異物就醫時,醫師會問幾個問題:
吞入甚麼異物、異物有沒有尖銳的地方、吞入異物的時間、吞入後的臨床症狀。
注意以上這些狀況,到醫院時明白地告知醫師,有助於後續的處置,能節省一些診斷的時間。
所有卡在食道下不去胃部的異物都必須在24小時內取出; 而胃內的異物一般來說大約4-6天會自然排出,所以對於吞入一般異物沒有症狀的患者,是可以觀察的。
老人家視力不好,有可能會把一些小東西誤認為每天要吃的藥物
忘記將藥物鋁箔外包裝撕去而將藥物整個吞入是老人家也常發生的情形
銳利的鋁箔包裝對食道壁是很傷害的!
但是對於吞入尖銳物或是有磁力的物體、或是大型鈍物(大小大於5公分,長度長於2公分)或是電池等都需要儘早找內視鏡醫師將異物取出,內視鏡取出術所需使用的器械包括有異物夾、錢幣夾、夾物網、夾物籃以及套圈等,還要有個有耐心以及技術高超的內視鏡醫師。
吞入電池是必須儘快取出,避免胃酸侵蝕電池導致胃部產生厲害的靡爛造成出血及潰瘍
當異物不好取出時,有耐心且技術熟練的內視鏡醫師可以讓患者免於開刀
如果消化內科醫師以內視鏡取異物失敗時,對於異物有可能造成嚴重併發症者,例如可能造成異物堵住消化道或是消化道穿孔,就要尋求外科醫師的協助。
當異物太大或是位置不佳時,內視鏡無法取出就得以外科方式取出
許多人做檢查時可能被告知有膽囊結石,膽結石的好發族群有4F,第一個F是大於40歲(Forty)、第二個F是女性(Female)、第三個F是肥胖(Fat),第四個F是多產(Fertile)。以前在醫學院考試時,老教授告訴同學們好記憶的方式就是膽結石好發於"生過孩子的肥胖中年婦女”。
雖然是用點詼諧有趣的方式來加強記憶。
但是可以了解膽結石的生成大概和年齡增長導致膽固醇分泌增加、膽酸合成減少,而多胎生產的婦女則可能是懷孕期間膽固醇分泌增加,但膽囊收縮減少所致; 另外像是高膽固醇分泌者、腸道對膽鹽及膽固醇吸收發生改變、膽囊收縮不良、快速減重、溶血性貧血以及遺傳等皆為膽結石高危險群。
當膽囊內的石頭因膽囊的收縮而掉出來卡在膽管時就可能會造成總膽管阻塞。
總膽管結石有可能無症狀的存在數年或自行排出至十二指腸, 當總膽管結石造成臨床症狀時,可能會有右上腹或上腹痛,伴有噁心和嘔吐的情形,當石頭將總膽管的通道完全堵塞石,會發生阻塞性黃疸 (皮膚黃、皮膚癢、茶色尿、灰色糞便),甚至是發生急性膽管炎 (右上腹痛、黃疸、發燒畏寒 )及膽石性胰臟炎(上腹或左上腹痛,放射至背部 )。
當膽道結石不容易取出時,或是結構上會造成取石困難(例如12指腸憩室)
可先放置引流管讓膽汁流通
當膽道結石太大,醫師可先用氣球擴張將膽道出口撐開以利取石
當膽道結石太大,醫師可先將膽道開口切開以利取石
診斷工具有腹部超音波、內視鏡超音波(EUS)、內視鏡逆行性膽胰造影術(ERCP)、磁共振膽胰造影(MRCP) 。其中只有內視鏡逆行性膽胰造影術(ERCP)兼具有診斷及治療功能,可在術中進行十二指腸乳突切開或氣球擴張併總膽管結石移除,或是當石頭很大質地很堅硬很難移除時,可以先在膽道放個引流管來疏通膽汁,膽胰造影術雖然較具侵入性,但比起外科手術治療則相對地安全,自 1970 年代末發展至今,已取代外 科治療而成為治療總膽管結石的主要方式。
逆行性膽胰管攝影術是經由口腔,放入膽道內視鏡,經食道、胃到十二指腸的膽管、胰管共同開口處,利用導管注射顯影劑在X光攝影的輔助下,檢查總膽管、肝內膽管、膽囊及胰臟等器官之病灶情形。檢查之目的為進一步了解膽囊、膽管、胰臟方面有無結石、發炎及腫瘤等,以協助診斷,並可作為放置鼻膽管及十二指腸乳突切開取石術的治療,可讓病患避免手術之痛苦,縮短術後恢復期,減少住院天數及費用。
膽道鏡的執行需要肝膽腸胃科、麻醉科
和放射科跨科跨團隊的合作完成
內視鏡逆行性膽胰造影術是一種內視鏡的手術因此也會有一些可能的狀況及風險 常見的併發症包括對藥物或顯影劑的不良反應(<0.2%)、出血(1-3%)、穿孔(<1%)、膽囊炎(0.2-0.5%、)膽管炎(1%)等,與較常發生的膽道鏡術後胰臟炎(3%-5%)。
各式形形色色的膽道結石
身為治療性內視鏡醫師最開心的事就是能幫患者解決問題
膽道結石剛好卡在開口處並造成腫脹,患者有右上腹痛、發燒、黃疸等症狀
我們先將開口切開,將頑石取出替患者解決問題
世界衛生組織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指出體重過重及肥胖和多種慢性疾病有關,因此將肥胖視為是一種慢性疾病,而不是單純只是一種身體的外觀型態。
肥胖症和許多慢性疾病息息相關
圖片來源:https://drwizman.com/about-obesity/obesity-related-illnesses
和肥胖相關的疾病很多, 包括脂肪肝、代謝症候群、糖尿病、多囊性卵巢症,睡眠呼吸中止症、心血管疾病、高血壓、胃食道逆流、退化性關節炎、痛風以及多種癌症的發生; 英國醫學期刊(British Medical Journal)更進一步指出有11種癌症跟肥胖有強烈的關聯性,包括:胃癌、大腸癌、直腸癌、膽道系統方面癌、胰臟癌、乳癌、子宮內膜癌、卵巢癌、多囊性卵巢症食道癌、多發性骨髓癌、腎臟癌。
和肥胖症相關的癌症
圖片來源:
The American Institute for Cancer Research (AICR
世界肥胖聯盟(World Obesity Federation)根據目前全球體重過重或是肥胖人口及成長速度預測,到西元2025年, 全世界將有27億肥胖人口,屆時許多人可能需要支付終生性和肥胖造成的疾病相關的醫療費用,據估計每年用在治療肥胖併發症的費用將高達1.2兆美元,因此,各國政府需積極防治肥胖。
根據衛服部2018年成人肥胖防治實證指引,對於一些肥胖且有合併症或是兩種以上心血管疾病危險因子或是已經是病態性肥胖患者可以適時的考慮外科減重手術的治療,包括胃袖狀切除手術 、 胃繞道手術、可調式胃束帶手術等。
From: J Fam Pract. 2018 October;67(10):614-616,618-620
而一般人要怎麼看自己有沒有肥胖的問題呢?
常用的幾種方式包括:
1.測量自己的腰圍 2.計算身體質量指數 (Body Mass Index,簡稱BMI) 3. 檢測體脂肪率
1. 腰圍
腰圍反應腹部脂肪的蓄積程度,腰圍超標意指腹部脂肪過多,又稱為中央型肥胖,因其脂肪囤積於內臟器官附近,對於心血管疾病、糖尿病、高血壓等的風險也會隨之提高
因此, 若男性腰圍≧90公分、女性腰圍≧80公分時,表示「腹部肥胖」,就要要特別注意飲食、運動、體重控制,以及良好生活習慣的養成,必要時可以諮詢醫療健康照護人員。
2. 計算身體質量指數 (Body Mass Index)
「身體質量指數」這個概念,是由19世紀中期的比利時統計學家及數學家凱特勒(Lambert Adolphe Jacques Quetelet)最先提出。因為當時還沒有能夠準確測量身體脂肪組成比率的儀器,所以凱特勒希望能以數學公式算出比較接近體脂率的數值; 但是光憑體重無法完整呈現一個人有沒有體重過重或是肥胖的問題,因為身高高的人,理論上來講體重就會比長的較矮的人體重還重。 因此,他提出身體質量指數 (Body Mass Index, BMI)的公式讓大家方便又好計算。
3. 體脂肪率:
一個人的胖瘦,並非只以體重或外表來決定,還須檢測身體所含脂肪的比率,是否控制在標準的範圍之內。體脂肪檢測方式有很多,現在外面市售的體脂機是利用”生物電阻分析(bioimpedance analysis)分析”原理,因為生物電阻的小大和身體組成分有密切的關係,因此在電流通過時, 導電性有很大的差異; 體液、肌肉富含電解質水溶液,因而具有良好導電性; 反之脂肪組織、骨骼和不溶於水的礦物質是電流的不良導體。即阻抗較低者表示導電性較高之肌肉較多、脂肪較少;反之則表示肌肉少、脂肪多。
<結語>
肥胖是21世紀最重要的公共衛生問題之一,目前全世界成人與兒童的肥胖盛行率都在上升,肥胖問題不只是一種身體的狀態,我們應該更積極的將它視為一種全身性的疾病,而且它是一種可以靠減重改善的疾病; 當以正確的方法成功減重後,不僅可以改善像糖尿病、高血壓…等慢性疾病,增進健康狀況,進而提升健康生活品質。如果不知道自己有沒有肥胖的問題或是該如何著手進行,可以請醫療專業人員協助,千萬不要隨意聽信坊間的偏方,不但沒有達成減重的效果,反而還容易傷了身體。
現代人課業、工作忙碌,經常是從早忙到晚,甚至要熬夜才能把功課工作完成,若是隔天還要早起,繼續工作,有時候還真讓人難以招架。
因此,現在有很多人都會靠喝咖啡提神,
根據《食力》2019 年「咖啡迷們,你『啡』誰不可?!」
的問卷調查結果顯示,
有 37.27% 的民眾幾乎每天會喝 1 杯咖啡,喝咖啡的民眾,
其中51.32%的人喝咖啡的主要目的是”為了提神醒腦,來應付一天的挑戰; 而這近4成民眾每天1杯咖啡的選擇,「拿鐵」以45.7%支持度居冠!
然而一天到底可以喝多少咖啡呢?
許多文獻及專家建議
對於健康的成人一天攝取的咖啡因不要超過400mg,
懷孕婦女或是哺乳的女性一天喝200mg的咖啡因含量都是安全的,
但是要注意避免在接近就寢的時段喝咖啡,以免喝完太興奮晚上睡不著。
根據一份加拿大的研究,,指出"不管大人小孩老人孕婦",最簡單的安全飲用含咖啡因飲品的算法是
每天每公斤不要超過2.5 mg
但是目前很多研究還是對於小朋友一天可以喝多少咖啡保持很保守的態度,
一般家長也不會讓未成年的小朋友喝太多。
另外,如果有心血管方面或是腸胃道方面疾病或是
喝完咖啡會有心悸、胃痛、失眠不適症狀的人就必須要酌量飲用!
胃食道逆流比你想的還多
胃食道逆流是相當普遍的消化道疾病,據統計有僅三成的民眾自覺患有胃食道逆流,而大部分的人一開始沒有症狀,等到不舒服的狀況發生時往往情狀已經很嚴重了。現今社會繁忙又緊張的生活及工作型態,大多民眾普遍運動量不足,工作時數又長以及長期處於工作壓力大的生活環境,加上飲食西化以致攝取過多高熱量的食物 ,另外使用有些藥物也會影響食道括約肌功能,增加胃酸逆流的風險。胃食道逆流儼然已成為胃腸科門診最常見的疾病之一。
到底甚麼是胃食道逆流
那到底甚麼是胃食道逆流呢? 當我們在進食的時候,食物從口腔經過食道進入胃之後,食物會在胃中約停留消化二至四小時充分與胃酸作用後,正常的路徑應該是會往下移動至小腸繼續消化,但是這時候如果食道與胃連接處的賁門括約肌鬆弛,上面的這扇門關不緊,或是往下的路也出問題,例如胃或是十二指腸造成的消化不良等機能障礙,進而導致胃部的胃酸和氣體回流到食道引起的不適的症狀就稱為胃食道逆流。
五花八門的症狀
胃食道逆流可以造成胃部以外的器官不適感,包括鼻腔,氣管,聲帶,咽喉甚至是呼吸道,其症狀五花八門,輕微可以是一點症狀都沒有,嚴重也可以造成吸入性肺炎等狀況。因此在不明原因的慢性咳嗽、喉頭異物感、胸痛及氣喘等症狀,需將逆流性疾病列入鑑別診斷當中。胃食道逆流可以分成典型症狀和非典型症狀。
典型的胃食道逆流
典型臨床症狀有(1) 胃酸逆流: 感覺喉嚨有酸酸的液體跑上來,甚至有些患者半夜被這種感覺中斷睡眠,甚至會影響隔天的工作。 (2)心口灼熱感(俗稱火燒心): 這個症狀跟心臟
沒有關係,而是從胃或下胸部朝頸部這段距離,會有灼熱的感覺。少數病人日後可能併發食道狹窄或細胞變性,進而形成「巴瑞特氏食道」,為較少見食道腺癌之前期病灶。
非典型症狀胃食道逆流
而胃食道逆流非典型症狀常常不易讓人聯想到是胃腸疾病。其症狀有吞嚥困難,喉嚨有異物感、氣喘、慢性喉嚨發炎、慢性咳嗽、聲音沙啞甚至是胸痛或胸悶(一定要先排除心臟方面的疾病)。胃食道逆流引發的慢性喉炎,如果一開始沒有診斷出來給病人服用止痛消炎藥物可能進一步加劇胃食道逆流,使症狀更為明顯;胃食道逆流所誘發的慢性咳嗽或氣喘,如果沒有好好的治療其根源胃酸逆流,只是因為氣喘服用氣管擴張劑氣減緩症狀,反而因氣喘藥物降低了食道擴約肌的張力,使胃食道逆流更易發生形成惡性循環,所以,有類似症狀一定要去門診請醫師好好的檢查,給予最適切的治療。
該做哪些檢查呢
對非典型性胃食道逆流的症狀,接受內視鏡檢查可初步判定是否有胃酸逆流所造成的食道炎。
對內視鏡檢查正常仍然高度懷疑還是有胃酸逆流者,可以接受「24小時食道酸鹼值阻抗測定檢查」幫忙作為「胃食道逆流疾病」或其他相關症狀的診斷工具。另外,有些被認為是「胃食道逆流疾病」的患者,在服用標準的制酸藥物後,症狀仍然持續,我們也可以利用這項檢查,來幫忙確定症狀產生的原因。
「24小時食道酸鹼值阻抗測定檢查」是以酸值測定導管,經鼻孔置入食道後,連接至體外肩帶式微電腦記錄器;在不影響飲食、工作與睡眠下,24小時記錄病人胃食道胃酸逆流的變化,進一步判斷患者的症狀是否與胃酸逆流發生的時間相符合。
進一步,還可以做食道壓力學檢查,
這項檢查主要用來評估食道的蠕動功能及下食道括約肌的壓力。
當患者的下食道括約肌壓力比較低時,表示患者的賁門括約肌鬆了,進入胃的大門關不緊了
即表示病人容易胃酸逆流對藥物治療的失敗率或復發率較高,
因此,可以建議病人接受內視鏡或外科手術治療。
當然,也可以接受上消化道鋇劑攝影檢查,
但這方法對胃食道逆流的特異性及敏感度低,
可以用來輔助觀察腸胃道蠕動情形及診斷裂孔疝氣、食道狹窄或
食道其他結構上的病變等。
改善生活習慣 可減緩症狀
胃食道逆流症狀較輕微的患者可以嘗試經由改變生活及飲食習慣有來改善症狀,例如規律的生活作息,注意飲食習慣,適量的運動及減重、避免攝取酒精、咖啡因、尼古丁等物質,如果夜間常有胃酸逆流的症狀影響睡眠時,可以用枕頭墊高頭部的位置來改善睡眠品質。
多注意飲食 遠離胃食道逆流
飲食方面像是高脂肪食物、巧克力、薄荷、咖啡、酒精及洋蔥等食物會降低下食道括約肌壓力,容易造成胃酸逆流; 另外,儘量少吃會刺激胃食道黏膜的食物,如辛辣或是太酸的食物, 也應避免空腹時吃鳳梨、柳橙汁、蕃茄等富含果酸的水果。三餐飲食吃六分飽即可,且睡前2-3小時避免進食,最好改掉吃宵夜的習慣。
用藥不慎 也可造成胃食道逆流
另外,儘量避免服用可能引發胃食道逆流的藥物,例如calcium channel
blockers、β-blockers等血壓藥, 或是theophylline等支氣管擴張劑, 因此,在看診的時後要記得提醒醫師您有胃食道逆流症狀,在用藥上更加留意。
內科藥物治療
治療胃食道逆流藥物的選擇上,基本上可粗分為三大類: (1)胃酸抑制劑: 組織胺阻斷劑H2-receptor antagonists, 氫離子幫浦抑制劑Proton pump inhibitors(常見的有耐適恩,泰克胃通等); (2)制酸劑: 一般俗稱的"胃藥", 用來中和胃酸提升胃部酸鹼值,並有助於增加下食道括約肌壓力,對於立即的症狀改善有效, 如含鋁或鎂之化合物、鎂鋁鹽混合劑、或者鈣鹽、碳酸氫納…等。 (3) 胃腸蠕動劑: 對於胃排空速度較慢的胃食道逆流病人也有幫助,可加速消化、促進胃排空,避免胃酸及胃容物停留在胃中過久,通常在胃食道逆流中做為一種輔助治療。
手術治療
如果症狀非常嚴重或是藥物已經無法緩解的病患可以考慮接受外科手術胃底摺疊術(Nissen fundoplication), 手術方式是將胃頂端(賁門)附近的胃組織,包覆在下食道外圍,再用縫線固定,增加食道下端壓力,讓胃酸逆流遭的阻力變大,藉此緩解病患症狀。這個方式畢竟是外科手術,原理看似簡單,其實是大工程。不過隨著內視鏡技術的發展和進步也有內視鏡食道燒灼術( Stretta procedure)或是抗逆流黏膜切除術( anti-reflux mucosectomy )可以當作是治療的選擇。
遠離胃食道逆流有一套
胃食道逆流是相當普遍的消化道疾病,建議民眾如果有這樣的情況要到胃腸科門診就醫和您的醫師討論,除了藥物的治療外,搭配生活與飲食習慣的改變,才有可能根治。
糞便潛血與大腸鏡檢查可以說是大腸癌篩檢的兩大守門員,已被證實可以有效減少大腸癌的發生率以及死亡率。
糞便經過和大腸息肉或腫瘤摩擦時可能產生肉眼看不到的微量出血,透過國健署免費提供50歲至75歲民眾每2年一次糞便潛血檢查就能被檢測到。 糞便潛血陽性的人罹患大腸癌的風險比一般人高出20、30倍,請務必要進一步再做大腸鏡檢查。
今天幫一位糞便潛血檢查呈陽性患者做諮詢,糞便檢查結果數值為57 (正常值應小於30ng/ml),原本患者覺得數值只是比正常值高一些而已,應該不用進一步檢查,但透過方醫師衛教糞篩陽性者有一半以上有大腸息肉,約有5%的機率發現大腸癌,好在透過糞便篩檢陽性去做大腸鏡發現的大腸癌的病人,大半都是無症狀的零期癌或是第一期癌,早期發現早期治療效果相當好; 如果等到出現症狀,例如不正常的排便、體重減輕、血便、貧血等時,大腸癌往往都已經不好治療了。
最後,患者接受了方醫師的建議接受本院無痛大腸鏡檢查,在舒適的檢查當下立即將大腸息肉切除乾淨,無須住院,快速安全又舒適更,不擔心無預警的大腸癌發生!
58歲的年輕阿嬤平時最喜歡抱著小孫子
這天又帶著孫子來診所看感冒
經診所護理人員溫馨提醒
是否有接受過國健局的糞便潛血檢查
阿嬤說: 我平常都吃得下飯,大便也都正常
人也沒有怎麼樣幹嘛做檢查?
我們跟阿嬤解釋:
由於大腸癌多發生在50歲以後,
國民健康署提供50-74歲的民眾每2年1次免費的「定量免疫法」糞便潛血檢查,
民眾只需要將採便管帶回家,使用採便棒在糞便上來回沾幾次放入專屬的套管後,
再送來我們診所,就可進行糞便潛血檢查,採便前不須限制飲食或使用灌腸。
阿嬤接受了我們的建議做了糞檢後報告呈陽性,
我們建議她進一步接受大腸鏡檢查。
阿嬤說: 我平常都吃得下飯,大便也都正常
人也沒有怎麼樣幹嘛做檢查?
團隊的專業人員告訴她
大腸癌的發生人數每年高達1萬5千人,想要遠離大腸癌,除了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外,
最重要的就是配合政府政策早期篩檢,早期檢查; 早期發現,早期治療。
幸好,阿嬤最後接受我們專業醫師的建議做了大腸鏡檢查
檢查中意外發現了一顆1.5公分有柄的大腸瘜肉。
在本院專業內視鏡醫師的處理,先用止血夾將大息肉的柄將大顆息肉豐沛的血流供應切斷後,
再使用息肉線圈搭配電燒機安全迅速的將息肉去除,斬草除根!
本院使用醫學中心等級的內視鏡設備
搭配醫師多年來在醫學中心的臨床經驗
免去了多次掛號往返大醫院門診與檢查之間等待的時間與擔心。
發現大腸息肉,可以在診所一次性的解決問題!
發現大腸癌 ,診所也有搭配大醫院醫師轉診制度,立即替您找到最適合的醫師治療!
專業、安全、便利、快速、有效率!
西元2020年8月28日日本歷史上總任期最長、連續任期最長的日本首相的安倍晉三突然對外宣布因健康因素以為了避免自己因病情導致對國政的判斷失誤辭去首相職務。
潰瘍性結腸炎疾病分布部位
潰瘍性結腸炎和克隆氏症都是屬於發炎性腸道疾病的一種,其致病機轉目前仍不明確,據推測可能與基因遺傳,免疫系統失調,腸道菌叢失衡,導致腸道黏膜慢性、反覆性的發炎;另外,飲食逐漸西化,高脂、高糖食物攝取較多、生活壓力等環境因素亦可能產生影響。
潰瘍性結腸炎以前認為是西方國家的疾病在亞洲很少見,在歐美的盛行率可高達每十萬人口有500人; 在亞洲國家中,印度和日本之盛行率約每十萬人口有45人和20人,而在台灣的盛行率約每十萬人口有12人,每年新確診的個案約350人,且盛行率及發生率在台灣有逐年上升的趨勢。大致來說,潰瘍性大腸炎因為還是被認為是一種自體免疫反應過度的疾病,因此好發於年輕人身上,主要以二十歲到四十歲的成人為主,但其他年齡層的患者也都可見。在台灣,有家族史的病患,約佔2-3%,也不算少見。
潰瘍性結腸炎病灶的特徵是範圍侷限在大腸的連續性發炎,其中病灶很容易侵犯直腸,偶而也侵犯範圍也會影響到迴腸末端。
潰瘍性結腸炎的發炎浸潤多在黏膜層,常常容易讓腸蠕動異常造成腹痛、水瀉甚至有營養不良或是體重減輕及發燒等症狀,如果發炎厲害侵犯到黏膜下層甚至會造成血便等情形;倘若長期持續發炎的結果還可能會造成腸壁纖維化、腸道的節段消失,甚至腸道縮短,而發炎後再生的黏膜則造成腸道內壁凹凸不平,形成「偽息肉」。再者,長期持續的發炎而沒有好好控制,腸黏膜也可能導致組織癌性病變。
此外,少部份患者合併有腸道外的症狀,如:關節炎、虹膜炎、自 體免疫肝炎或胰臟炎、皮膚變化,甚至發生硬化性膽管炎。
另外,潰瘍性大腸炎急性發作時,容易併發血便甚至休克,再嚴重的患者甚至會產生巨結腸症,甚至造成腸穿孔和破裂的風險;慢性發炎則易合併貧血,長期發炎則有產生癌症的可能。
潰瘍性結腸炎在剛發病時,從症狀來看,很容易和一般的急性腸道感染、功能性腸胃障礙或大腸癌混淆,所以需要進一步檢查來做鑑別診斷。
醫師會根據患者的臨床症狀、抽血檢查、內視鏡及切片檢查還有影像學檢查來診斷。
一旦確診,醫師就會根據潰瘍性結腸炎的嚴重度、侵犯的範圍、造成的臨床併發症及疾病的活動度(例如:腹瀉頻率、便血量、腹部絞痛情況及發燒或是內視鏡的嚴重度)來給予治療; 治療的主要目標為: 疾病的緩解、預防可能的併發症以及改善患者的生活品質。
治療可分為以下幾個部分:
(1) 腸道休息: 急性期需要禁食給予靜脈點滴輸液及補充電解質
(2) 飲食治療: 在疾病緩解期,以均衡飲食為基礎,在依個人營養狀況、疾病情形與食物引起腸胃道不適情形做調整,可採漸進式飲食,應避免攝取易引起過敏或刺激性的食物。平時可多補充蔬果以及omega-3亦可以補充一些益生菌;但是在疾病急性期時,應增加蛋白質的攝取量並先改以低渣飲食來改善臨床狀況。有些患者因腸道長期發炎已造成貧血等情形,建議可多補充鐵質、葉酸(如動物內臟、貝類和綠色蔬菜);攝取富含蛋白質的食物則有助腸黏膜修復。
(3) 藥物治療: 包括抗發炎藥物5-ASA、類物醇類藥物、免疫調節藥物、生物製劑。
(4) 手術治療: 當患者狀況嚴重對內科藥物治療無效或是發生嚴重併發症甚至影響到生活品質或是發生癌症時就需要手術介入治療。
(5) 腸道微菌叢移植: 潰瘍性結腸炎也被認為是腸道微菌叢失衡的疾病,因此愈來愈多的學者認為將健康者的腸道菌叢進行處理後,提取裡面的健康菌群,再將菌群移植到患有腸道疾病的患者體內,讓健康的菌群來改變腸道環境。雖然在台灣還沒有普遍應用在臨床上,但這將來或許是另一個治療潰瘍性結腸炎的妙方。
潰瘍性結腸炎疾病患者罹患腸道癌症的風險也遠高於一般人,一旦罹病超過十五年,罹患大腸癌的風險會超過一般人的2倍,所以通常會建議發炎性腸道疾病罹病超過十年,每年定期做大腸鏡追蹤腸道黏膜情況。
潰瘍性結腸炎是慢性疾病且屬於全民健康保險重大傷病項目,為需終身治療之全身性自體免疫症候群,需好好控制才能維持病情穩定,進而改善生活品質並減少併發症的發生。
「張先生,你已經五十歲了,要不要做個大腸癌糞便篩檢呢?」
「方醫師,我現在人又沒怎樣,應該不用吧?
「我們家也沒有人得過大腸癌,聽說那個檢查好像很不舒服。」
這樣的場景對話常常在我的診間上演…
依據衛生福利部的統計資料顯示,107年國人十大死因第一名是惡性腫瘤。
而大腸癌(包括結腸、直腸和肛門癌)不管性別,皆排名第三名,僅次於肺癌以及肝癌,
全台每年大約有6000人死於大腸癌。
一般從大腸腺性息肉到形成大腸癌, 病程發展約為5-10年,其危險因子包含:
1. 年齡:90%的腸癌患者年紀大於50歲, 50歲以上約是50歲以下發生大腸癌的
15倍以上。
2. 有腸道病史者,例如反覆的發炎性腸炎。
3. 家族史: 一等親腸癌、家族性大腸直腸息肉、遺傳性非息肉大腸直腸癌。
4. 不良的生活形態。例如: 常吃燒烤紅肉油炸、醃製等加工製品; 體重過重過度肥胖;
缺乏運動; 有抽菸、喝酒習慣。
值得一提的是在國內由國民健康署提供50-74 歲的民眾每兩年免費一次定量「免疫法」糞便潛血檢查頗具成效,由台大團隊所領導的研究證實,透過大腸癌篩檢可降低死亡率44%。
更由衛服部提供的資料可證實,自民國104 年後大腸癌的發生率確實有逐年下降的趨勢,然而四癌篩檢的普及率卻仍有待加強,許多民眾自認為身體狀況良好沒有病症就不用做篩檢。
104年後大腸癌篩檢獲得成效,大腸癌發生率逐年下降
大家不要小看癌篩的力量,假設每十萬人口減少一個人發生大腸癌
台灣一年就可以減少200多個大腸癌患者
這是多麼了不起的成就!
統計資料顯示,全世界的人群中,大約兩成的人屬於完全健康的人,一成屬患病人群,而有七成的人處於疾病的前緣,也就是亞健康人群。
亞健康的人雖然沒有臨床上的病症,但由於生理年齡的老化等因素,疾病正默默的在產生。
篩檢的目的就是要在沒有症狀的人群中,揪出可以根治的早期癌或高風險前癌病變,將這些還沒有形成大問題的病灶處理掉,讓生理機能能夠恢復到健康的狀態,而這些病變初期幾乎90%以上都是沒有症狀的。
因此,國健署推動四癌篩檢中的糞便檢查就是為五十至七十四歲民眾,提供每兩年一次免費糞便潛血篩檢,如果檢測有異常都應立即至胃腸科門診諮詢,依照醫師的專業判斷接受進一步內視鏡檢查。
在台灣,我們發現糞便潛血檢查呈陽性的個案(糞便中被檢查出有出血),每20個人就有一個是大腸癌,每12個人就有一個有息肉。不管大腸內有息肉或是大腸癌的早期病灶,要根治不是件難事,甚至對於專業的內視鏡醫師都可以用內視鏡的方式處理,並不會太困難。
對於訓練有素的內視鏡醫師 切除息肉非難事
許多文獻顯示0-1期大腸癌治療五年存活率高達9成以上,第二期約七成左右,第三期大腸癌五年存活率則不到6成, 第4期大腸癌五年存活率僅剩兩成, 因此,早期發現、早期治療是大腸癌防治最重要的原則與目標。
綜上,有些人認為自己身體健康不需要體檢,這不是正確的觀念。有許多專家學者認為即使是身體狀況比較好的青年人,也應該每1-2年體檢一次。年紀超過40歲者或是有家族病史者建議每年定期做相關檢查。
因此,以後在診間當醫師評估後跟您建議做個大腸鏡時,別再因為聽說大腸鏡檢查很不舒服而逃避,應與您的臨床醫師討論檢查的細節與方式 ,如果真怕痛也可以考慮無痛大腸鏡
,讓自己睡一覺接受檢查;無痛大腸鏡的麻醉和外科開刀手術的麻醉不一樣,基本上以現在的醫療技術都相對安全。
讓我們一起健康「腸腸」久久,定期接受篩檢向大腸癌說「不」。
最新的大腸息肉切除術後的監測建議
冠狀病毒因外套膜上有突出的棘蛋白,在電子顯微鏡下看起來像皇冠而命名
就在2020年1月24日, 三本國際知名重量級的期刊新英格蘭醫學雜誌( 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NEJM) 、英國醫學期刊( the British Medical Journal, BMJ)和刺胳針 the Lancet不約而同地選在這天發表關於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文章,就知道事態嚴重了!
自2019年12月以來,中國湖北省武漢市發現多起病毒性肺炎病例,經相關病毒分型檢測,於2020年1月7日檢出一種新型冠狀病毒,並於2020年1月10日完成了病原核酸檢測,1月12日,在許多專家共同討論下,世界衛生組織正式將造成武漢肺炎疫情的新型冠狀病毒命名為
“ 2019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 ”。
由於沒有能即使有效的控制住疫情, 隨後2019新型冠狀病毒在中國其他地區擴散,
甚至蔓延至世界各地,先後造成泰國、日本、南韓,法國以及美國等國際境外移入疫情,
國內亦於2020年1月21日出現第一起境外移入確診個案至1月27日止台灣已有
第五例確診個案,看眼下情勢疫情恐怕短時間內還會更嚴重。
到底甚麼是冠狀病毒呢?
冠狀病毒是眾多病毒中的一種,其宿主包括多種哺乳類及禽鳥類,以感染腸胃道、
呼吸道最為常見,其傳播方式主要透過直接接觸病毒污染的糞便、
唾液或是吸入由感染動物噴嚏時噴出之微粒而感染,
其感染宿主具有高度專一性,引起的疾病症狀也有所不同。
科學家一直沒有很重視冠狀病毒直到西元2003年爆發嚴重SARS以及2012年的MERS疫情才為世人所重視,也對冠狀病毒愈來愈了解。
各式各樣的病毒
病毒是由一個核酸(DNA去氧核醣核酸或RNA核糖核酸)與蛋白質外套模所構成,因為無法自行表現出生命現象,必須靠著寄生於生命體及非生命體之間來達到傳播的目的。
而冠狀病毒是某一類RNA病毒的總稱。因為它的外套膜上有突出像棒狀的棘蛋白
(spike,S protein),在電子顯微鏡下看起來很像皇冠,所以命名為冠狀病毒。
自然情況下大部分冠狀病毒只會感染特定種別動物的特定細胞,而會感染哪種物種,就是由外套膜上的棘蛋白決定。
透過棘蛋白會與人體上的血管收縮素轉化酶2(Angiotensin converting enzyme 2, ACE2)互相結合的機制,來感染人的呼吸道上皮細胞而致病。
冠狀病毒血清學主要分成四類:alpha (α),beta (β),gamma (γ)和delta (δ),會感染人類的則以beta (β)和alpha (α)為主。
這類冠狀病毒常常在哺乳動物(包括人類)與鳥禽類之間傳播,例如引起牛和豬的消化道疾病或雞的上呼吸道疾病。但是由於病毒會突變,偶而就會發生跨物種的感染,就像這是武漢的新型冠狀病毒, 真正的感染源還不是很清楚,病源究竟從何而來,包括竹鼠、蝙蝠以及蛇,都被大陸學者懷疑過。
自2020年1月10日上海復旦大學張永振教授委託澳洲雪梨大學的愛德華·霍姆斯教授(Edward Holmes)在網路上公布武漢新型冠狀病毒的基因序列,發現這隻病毒是屬於和SARS依樣都屬於beta (β) 冠狀病毒, 且經比對發現和蝙蝠冠狀病毒相似度達 87%,目前判斷此冠狀病毒源自蝙蝠可能性高。
會跨物種感染人類很有可能和大陸某些地區仍然喜歡吃野味有關。
野味是華人對已野生動物為食材的叫法。野生動物因為非人類養殖,身上帶有許多已知和未知的病菌和寄生蟲,包括冠狀病毒,因此有些致病原對人類來講是相當致命的!
因為現在正是疫情蔓延之際,所以假如有以下情形就要特別注意:
(1)有發燒(≧38℃)或急性呼吸道感染的症狀
(2)最近有去中國大陸之旅遊史或居住史, 或曾經接觸疫區回台灣有發生發燒及呼吸道症狀的親戚朋友。
(3)曾經與出現症狀的極可能病例或確定病例有密切接觸,包括在 無適當防護下提供照護、相處、或有呼吸道分泌物、體液之直接 接觸。
如果有以上情形請打1922依照指示就醫做進一步的篩檢。
三種冠狀病毒感染的比較
也正因為2019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醫學證實上目前沒有有效的治療藥物。
最理想控制疫情的方法就是有效的避免被感染,由於傳染途徑主要還是以飛沫傳染以及接觸到患者的分泌物等,所以預防的方法其實也很簡單,就是
1.出入公共場所請戴口罩
2.勤洗手
3.儘量避免去傳統市場或醫院等人多的地方
另外,口罩戴一般醫療或外科口罩就有防護效果,因為一般人不需近距離長時間接觸患者,
所以不需要使用N95口罩,普通口罩就能有效預防受到感染,反而是
如何正確戴口罩才是關鍵!
以下提供幾個小撇步:
1. 口罩必須將口鼻完全包覆住
先把口罩打開,有顏色的那一片具有防潑水功能,可將患者的飛沫擋在外面,避免滲入造成感染,所以要朝外;白色的那一面有吸水功能,配戴者在說話的時候,唾液就會被吸住,不會傳染病菌給他人。 另外,有鼻樑片的那一側要在上方。將鬆緊帶掛於兩耳後,將鼻樑片固定於鼻樑上方,再將口罩皺摺部分拉開至完整包覆下巴,最後再壓緊鼻樑片,確認有整個包覆住口鼻。
2. 如果需長時間戴口罩,至少6小時更換一次
口罩也有使用效期,如果因為感冒常咳嗽、打噴嚏,分泌物多的人,只要口罩已經濕透就應該更換!一個口罩大約能使用6小時左右,更換時應該要拿著耳掛的部分去丟,盡量不接觸口罩的表面,因為可能會有致病菌,而且丟完口罩也要記得洗手!
3. 丟棄口罩的方式
丟棄口罩時盡可能讓沾染病菌的外側面朝內折起再丟棄。
圖片來源: 國健署
勤洗手也很重要
洗手的方式以及時機可以參考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的網站:
https://www.cdc.gov.tw/Category/MPage/BUB88Dc-WrHrczuT0TE-bA
疾管署表示,應落實肥皂勤洗手、咳嗽配戴口罩等個人衛生措施,避免接觸野生動物及急性呼吸道感染症患者,也避免出入傳統市場及醫療院所。返國入境時如有發燒、咳嗽等不適症狀,應主動通報機場及港口檢疫人員。此外,也要注意食品食用安全,小心生食與熟食的處理。
目前2019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的災情正持續的擴大與蔓延,我們要如何能夠在這次的危機中全身而退,就端看我們能不能有效控制病毒的傳播,很多機場開始對旅客進行檢查以及可疑的個案進行追蹤來防止疫情進一步的擴散; 這種新型冠狀病毒對於我們仍還有許多未知,許多專家甚至認為傳染病還有升級的趨勢,所以當務之急就是控制好疫情,做好防護工作, 保護自己,保護家人,保護大家。
@ 目前疫情的即時情況
<後記>
武漢爆發不明原因肺炎,禍首確認為一種新型冠狀病毒,在正式命名之初就有人在猜想,世界衛生組織(WHO)會不會比照「MERS」用地區來命名?
「MERS」同樣由新型冠狀病毒引起,發生於中東地區,正式名稱為「中東呼吸症候群冠狀病毒感染症(Middle East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 MERS-CoV)」。
然而WHO在公布時將武漢病毒正式命名為「2019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 名稱如此「去中國化」不禁讓人起疑是不是有甚麼政治因素在裡面。
以地名命名疾病沒有甚麼不好,就像日本腦炎不一定只有在日本會發生,
德國麻疹也是世界各地都有,不只有香港人才會得香港腳 ...。
十九世紀日耳曼哲學家黑格爾說:「歷史給我們唯一的教訓,就是我們無法從歷史中得到任何教訓。」 以武漢肺炎命名或許另一方面更能讓世人對於「2019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是如何生產,如何擴大災情記取更深刻的教訓。